美文网首页读书
别丢了你“自己” ——读《斑鸠》有感

别丢了你“自己” ——读《斑鸠》有感

作者: 金枝不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1-14 23:19 被阅读105次

在宋钧所著的《斑鸠》的封底上,写着这样一段话:“1950年代的另类生活传奇,一个北方乡村青年的忏悔录。鸠占鹊巢,一个人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和名义活着,他得到了一大堆东西,但把自己弄丢了。倾其一生,他再没能让自己的名字复活。”

这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叙事体小说。这个故事如此曲折,充满悬念。叙事如此从容、节制,带有一种历经沧桑的淡定。可以说是,宁静的河面暗潮汹涌,平和的语调难掩彻骨的悲伤。一气读完之后,仿佛与作者一起经历了梦一场,是真是幻,也许作者在独居之后,午夜梦回时,他也模糊了吧。

这要追溯到50年代,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主人公的哥哥在娶媳妇的第二天就从军了,在那段谁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的岁月里,在战场的枪林弹雨中生存下来,并成为了公认的战斗英雄。这艰苦的岁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主人公与嫂嫂在家乡互相扶持,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渐渐生出感情。就要公开关系的时候,哥哥却到了家乡。主人公无颜面对自己的哥哥,只好离家出走辽东。

主人公的哥哥没有办法劝他回家,只好把自己的衣服和战斗英雄的证书给他留下。为了生计,主人公只好以哥哥的身份生活下去。以另一个人的身份生活,当他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荣誉、家庭、孩子等等,这些像是偷来的一切东西,迫使他必须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不断地圆谎。

如果鸠占鹊巢,那么他一定能以雀的身份生活下去吗?一个人以另一个的身份和名义活着,他虽然得到一大堆东西,但是他却把自己给弄丢了。

最后,虽然现实的世界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向河流一样偶有浪花,但是波澜不惊,缓缓流淌。不过,作者的内心世界却被现实的点滴敲打着,他的内心崩塌了。他不知道往那里去?用另一个人的身份活着,他拥有的一切即是真实,又是那么虚假。他即快乐又悲伤,即幸福又不幸,矛盾的对立面不断地拉扯着他。这样的纠结、撕裂,给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带有悲观情绪的乡村青年,是一种逃离再逃离的冲动。他最后只有逃离尘世,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与这个世界孤立起来。

其实,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一不小心就能丢了那个最初的自己。有人为钱,有人为权,有人为利?为了追求不得而愤懑,为了欲望不达而痛恨,为了诱惑不抵而纠结。为了这些身外之物,即便是赚了整个世界,却丢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走着自己想走的路,最初的理想是否依然存在?还是被无数人所左右,走大家都认可的路,却把那个最初的自己给弄丢了。

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都别丢了自己。你永远是你,独一无二的你。

相关文章

  • 别丢了你“自己” ——读《斑鸠》有感

    在宋钧所著的《斑鸠》的封底上,写着这样一段话:“1950年代的另类生活传奇,一个北方乡村青年的忏悔录。鸠占鹊巢,一...

  • 别丢了你自己呀

    想要更好的得到,就不能怕失去。无论何时,别迷失自己,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真的。你想要的,只有自己能给,

  • 别丢了自己

    作者:舒丽琦 窗外盆栽里的小片幼叶经历过珍珠般硕大雨 点的击打,雨水的冲击也不免让它弯下腰去,本以 为它会就此屈服...

  • 别丢了自己

    曾经以为我最怕的事是辜负别人,不想辜负父母,所以按照他们的轨迹上学前进,不想辜负亲人,所以那些年熬了一个又一个通...

  • 别丢了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有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

  • 别丢了自己

    我时常在想,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过才算完满? 想了这二十多年,也终究没能想明白什么。 我看过许多别人的一生,或是半生...

  • 别丢了自己

    昨晚睡觉前,欣赏了会新养的多肉,最近他们长得很好,很养眼,然后静坐了一会,睡意来时便舒服的躺下了,内心舒适安然的夜...

  • 别丢了自己

    孤寂伴风的清晨有一丝心安的孤独,模模糊糊的未来,心头涌出了几缕希望,那是明天的向往,里面有热情,期望,乐观,这一颗...

  • 别丢了自己

    明天要去看《千》了,忽然心里有很多很多对感动的小期待~

  • 别丢了自己

    自由:由着自己。由着本来的理性的热情的真实的那个自己,而非非理性的物欲的那个自己。 活着活着,我们就把自己丢了,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丢了你“自己” ——读《斑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l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