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小说都在九上第二单元,因为紧挨着上,我就有了一些小小感悟,写在这里,希望帮助自己上出更好的课。
都写到了多年后的重逢。三十年后好友重逢,生活艰辛,情义仍在。一包青豆寄托着闰土对迅哥儿的思念。~(闰土眼中的鲁迅:留日回来,留在北京的教育部任职。身材高大,面容严肃,想来他的生活也不轻松吧。大城市,一大家人都要他操心)
二十多年后,一艘船上,穷酸的顾客与潦倒的小贩。曾经的兄弟,如今的陌生人。人生的航程上,容不得你挥霍。青春有限,亲情有价。重逢却不相认,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
都有极俭省的景物描写和外貌描写。昏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瓦楞上几茎断草当风抖着,都预示着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命运。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碧绿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都有可怕的沉默。
“老爷!”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这让我想起辛弃疾的词: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生的苦况无奈是不需要语言的。
后文的结局在前文都有暗示。
他景况也很不如意。“非常难。吃不够,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坏,捐钱,折本,烂掉”。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所不同的是《故乡》有对下一代的期盼,有朦朦胧胧的希望的结尾,有自我的反思。《我的叔叔于勒》结尾色调暗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