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轨迹上,有一个人对我的帮助很大,尽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姓陈,经历的称谓很多,在这篇文章里我姑且叫他做陈经理吧。
我上班的那一年他三十岁出头,职位是市公司下一级层的区分公司副主任,简单来说,就是分公司的二把手。我们彼此印象比较深刻的原因是,他是我的面试官。可能是对自己招上来的人会比较照顾吧,在我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他没少给我指引,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还会用自己的一些经历去激励我。
陈经理是那种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老家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他的心愿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父母从山村里接出来,住进大城市。
因为家庭贫困,从小他就自立自强,并且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最终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考入了大学。陈经理大学毕业那一年是99年,正是手机逐渐取代BB机的时代。大学四年,他一直靠打工赚取自己的学费。正因为社会经验比较丰富,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敏锐的观察。所以,他大毕业的时候放弃了铁饭碗,选择了另外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卖手机。
当时的选择让老师和同学大跌眼镜,也让家人十分不理解,但他却义无反顾。在那个物流不发达的时代,当他第一次抱着一大包的手机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车时,他是紧张的。那包里的价值算下来得十几万,在当时那个年代够买几套楼了。他怕把包弄丢,整夜的抱着,又怕对包太重视,引起坏人的注意遭到抢劫,所以不敢抱的太紧,那一夜的火车似乎坐了一年那么久。
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几个城市来来回回的跑,虽说都没怎么按时按点吃过饭,但他赚了一些钱,并且被联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看重,招进了联通公司。不久之后,他又看重了电信集团在中国北方市场的潜力,于是又转战到电信集团一直做到高层。期间,他通过买房卖房也着实挣了好几笔,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眼光总是那么精准。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曾经有一位他的领导评价他,说他是一位弯得下腰但永远不会倒下的人。
之所以说他对我的帮助很大,不仅是因为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榜样,还因为他说过的一些话。他说过,“我现在喜欢一些高科技的产品是因为小的时候家里太穷了,出来上学之后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研究。所以,贫穷的过去不是一个拿不到台面上说的话,相反,是一种动力。”“你们这代人比我们那会儿要聪明的多,因为接触的东西多,这是优势。但优势要靠努力激发出来,要不然,就是在装聪明了。”“对家人最大的回报,就是赚钱,赚好多钱能不让他们为了生计有一丝担忧。”
还有一些话, 是我去专门请教他时他对我说的,让我至今受教又感动。“女孩子做业务不容易,不管你成功与否,我希望你能守住自己的本心。”“工作上我可能会帮助你一些,因为你是我招进来的兵,但仅仅是一些经验而已,自己的路,别人不能替你走,这样只能害了你。”“该哭的时候哭,这有啥丢人的,大男人还哭呢,哭过之后咬咬牙接着干。”“有时候坚持不下去了,就想想家人,为了他们,没有坚持不下去的东西。”“我支持你离职,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家庭。只希望你不管在哪里,都要努力地去生活,这样你才会发现快乐。"
他还说过很多很多的话,从他嘴里说出的话从来都不觉得有多高大上,但就是很戳人心,让人不只在工作上受教,也在生活中受教。
我离职的时候,他已经提职到了市公司做了市场部经理。后来又调到邻市做了市公司总经理。前不久我们联系了一下,他已又提职到了省公司的重要岗位了。
我一点也不意外他在四十五岁之前就可以做到现在这个位置,如果没有做到,就不是他了。他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就像开了挂一样,但我知道,万事没有捷径,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一直在努力着。
我还记得当时自己在他手下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做到管理层了,但是对于业务数据,却比最优秀的客户经理还熟悉。对于全公司的客户资料,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人了,不用去翻阅档案资料,永远脱口而出。在开会听取汇报的时候,他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错误,不是因为他太聪明,而是开会之前他所做的功课让他足以了解我们每一个人想要说些什么。他的大脑似乎一直一直在转,但他却说头脑可以让他成功一些,他很享受这种辛苦。
这种人不成功,还有谁能成功。在陈经理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是从不抱怨,只是去做。其次是思考并且相信自己。最后是坚持努力。这几点,说出来都很容易,真正去做到,太难了,所以说,成功的路真的一点也不挤呢。很多时候并不是过独木桥时别人用雄厚的背景把你挤下来,而是自己根本到达不了桥的位置。
现在的陈经理已经做到很高的位置了,也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不久前我们联系的时候,他依然云淡风轻地说,人活着,就得折腾,我还没折腾够呢,这也是一种享受。一听这话, 他和我脑海中多年前的那个印象重合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变,以苦为乐,以高目标为追求,所以他会一点一点走的更高更远。
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榜样的力量,虽然我追不上他的脚步,但我可以学习他的品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那个最好的自己。不去抱怨生活,而是努力生活,让自己一点一点地变好,让生活一天比一天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