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豆瓣9.6高分,耗时56年跟拍14个小孩,看遍人生百态

豆瓣9.6高分,耗时56年跟拍14个小孩,看遍人生百态

作者: 宝安区局团委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11:14 被阅读0次

    如果有人想要从7岁开始给你拍纪录片,此后,每隔七年再找你拍一次,直到去世,并将你一生的纪录片展示在世人眼前,你会答应吗?

    是的,的确有人答应了,并且一拍就拍了56年,这就是BBC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全部内容。片子每一集的开篇便是介绍导演迈克尔拍摄的目的,1964年,导演从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中选出14个7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导演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同时也想借此看到2000年的英国,因为这些孩子是英国未来的缩影。

    感谢导演一直坚持拍摄,也感谢这些人愿意把自己的人生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深思,这才是纪录片应有的姿态,纯粹的记录,留给观众自己去思索。

    片中的主角有14个小孩,分别是以Jhon、Charles、Andrew为代表的富家三公子,以Jackie、Sue、Lynn三个好朋友为代表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其次是农村的孩子Nick,儿童福利院的Symon和Paul,来自中上层家庭的Bruse和Neil、Peter,出生高贵、家境优渥的Suzy,还有个来自伦敦东区(以前伦敦的贫民窟)的乐观男孩Tony。这部纪录片选取的样本已相对有代表性,展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生。看完之后,我有几点感悟:

    一、知识改变命运,从来不是空话

    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还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教育都是实现阶层上升的难得机会。Nick就是片中典型的代表,也是唯一一个实现逆袭的孩子,他从偏远农村出来,考上牛津大学,后来去美国一所大学从事核聚变研究。35岁时成为副教授,到42岁时又晋升为正教授,收入颇丰,一辈子生活稳定。很明显,从14岁到21岁,因为牛津大学的生活,让Nick意气风发、自信乐观,这其中的转变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超乎我们想象,从14到21岁这一人生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早早辍学结婚生子,有的人还在大学孜孜以求、钻研学问,相同起点的人,因为教育环境差异,日后的人生差距逐渐拉开、不断加大。

    就像龙应台在《写给安德烈的信》中所说:我要你用功读书是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人人生来平等,但也不平等

    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比如“富家三公子”和Suzy,有的人从小住在儿童之家(福利院)或单亲家庭。富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在私立学校接受很好的教育,见多识广,知道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有远见,这样的思维是穷人的孩子在童年时期远不可能达到的。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后来也过得富裕安稳,家庭幸福,子女也同样出类拔萃。

    而出生在底层的孩子,因为早早辍学,只能从事苦力劳动,一辈子都在工作赚钱养家,为生计奔走操劳。而他们的下一代大多数也依旧重复着父母的老路,从事着艰辛的劳动。片中的阶层固化似乎远比现在的中国严重。

    无法改变出生,但可以改变心态。对于片中的人物,你也无法说谁是成功的,我们仅仅是旁观者,无权对别人的人生评头论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就像Bruse和Tony,Bruse是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生性善良,毕业后去了伦敦东区教书,此后一辈子都在基层学校教书育人,连主任级别也没做到。因为他说任职领导会分散精力,就无法专注于课堂教学。Bruse没有功名利禄,没有惊人成绩,但却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教育改变贫穷孩子的人生,缩小贫富差距,致力于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片中可以看出,上层社会的父母会为孩子规划未来,会指导他们念大学、找体面的工作。而底层的父母更多倾向于放任孩子,孩子不喜欢念书,便同意辍学打工。青年人尚未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他们不知道现在一时的舒适却需要日后半辈子的辛勤操劳去弥补。父母经历更多,比孩子看得更长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甚至像虎妈狼爸般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努力念大学,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国父母正在做的事。就像片中有人提到,如果能重来,他一定会对孩子要求更多。

    另一方面,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阴影。片中的Neil就是典型例子,虽然没有直接提起他“下坠”的原因,但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确实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身为双教师的父母对他管教甚严,对他寄予厚望,除了学习没有教导他其他知识,他也没感受到父母的爱,导致他在申请牛津失败后,对自己丧失信心,早早辍学,这个人生转折点为他日后的不幸生活埋下了伏笔。他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阴影,直到父母逝世后,才释然。

    四、觅得一良人,余生皆尽欢

    不久前,“宋仲基推倒与宋慧乔原婚房盖新楼”上了热搜,据韩媒报道宋仲基宋慧乔位于首尔梨泰院的原婚房被推倒,并且打算在此盖新楼,预计于明年6月完工。不免让人唏嘘,曾经从剧中走出来的天作之合撒了无数狗粮,轰动一时的“双宋”世纪大婚,没想到在一年多的时间就迅速离婚。

    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少婚姻破裂的案例,但也有许多恩爱不移、白头偕老的夫妻。婚姻让两个独立的心因为朝夕相处而连接在一起,变成心理上的连体人。伴侣是一辈子中陪伴我们最长时间的人,也是我们最亲密无间的人。

    片中的Paul和Suzy都是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的典型代表。结婚不在乎早晚,最重要的是找到爱慕且适合的人,片中的Bruse虽然42岁才结婚,但妻子对他很好,两人相互欣赏、扶持,还有两个儿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幸福美满。通常婚姻生活幸福的人,精神状态更佳,对生活充满善意和喜爱,更佳积极乐观。

    总体来说,上层社会的婚姻、家庭往往稳定,片中4个富人家庭的小孩都是婚姻幸福。片中不少人都是经历过离异,四十多岁再婚。片中的离婚率之高也让人诧异,这是否就是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的阶段——高离婚率?引人深思。

    五、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心态好,生活似乎也会跟着好起来,作为单亲母亲的Sue,独自抚养2个孩子,经济压力大,但她一直非常乐观,在镜头面前,也是发自肺腑的大笑,从不抱怨,努力进取,最终成为大学行政主管,也赢得了一份美好的爱情,生活幸福,越活越年轻!

    Tony也是无论身居何处,但永远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15岁就做赛马场学徒,后发现没有天分,转行做出租车司机,中间还去西班牙投资房产,最后63岁,他还在开出租车。虽然起点限制了他,就像他在21岁时说的,“我关心我自己知道的,认为重要的事,社会政治不在我的认知范围里,我不懂,也不想去了解。”他一生也活得多姿多彩,想要去做的都勇敢尝试了,经济也不算拮据,家人关系融洽幸福。

    六、浮生一世,如白驹过隙。

    一眨眼,片中的主角都老了,看着他们从天真可爱的小孩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63岁这一集,可以看到大家这时更关注的是健康和子孙,如果再拍70岁,我想大概也是如此,看到的只是无法避免的衰老和死亡。

    年纪越大,人也变得更祥和、通透,有种“终于看透人生”之感。看着他们从7岁到63岁,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辈子,从儿童时的无忧无虑,到青年时期的困惑迷茫,到而立之年的家庭责任感,再到年过半百时的通透与和解,大半辈子就这么走完了。当然,我们无法透过这短短几小时的纪录片就概括他们的一生,我们只是看到每隔七年,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思考。长大、衰老、死亡无法避免,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个过程。衰老并不可怕,我们要做的只是顺应自然,过好每个七年,过好当下。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七、经济的发展不可逆转性。在片中,Jackie和Neil都曾靠社会救济金生活,而那时他们年纪并不大,简直震惊了我。Neil甚至还说“如果国家不给救济金,就是鼓励他们犯罪,他们就会为了生存而犯罪。”果然是资本主义高福利国家,一个四肢健全的年轻人竟然可以领取社会救济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可见一斑。而后来,经济遭遇衰退,社会救济金减少,工作需求减少,到2019年,Tony说到受Uber影响,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锐减近三分之一,这些都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趋势。Nick因为英国对科研经费的缩减,而移民去美国搞科研等,都可以看到英国当时的经济政策状况,以管窥豹,在片子中不经意反映出来。

    人生不过如此、是非成败转头空。就像看完《红楼梦》贾宝玉消失在那片白茫茫的雪地里,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人活了一辈子,无论年轻时开心也好,不幸也罢,最后似乎都和生活和解。人们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经历了离婚、生病、失业、家人离世等一系列挫折,眼看着生活难以进行,但经受磨难后,仍会逐渐回归到最简单平常的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谐。

    最后以季羡林《一生的远行》中的名句结尾“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光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9.6高分,耗时56年跟拍14个小孩,看遍人生百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nt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