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半天参加了ELDP小班课-【有效协同】第二期的课程,感觉这次课程跟之前两次不太一样,这个课程有些“感性”,就像导师自己说的,她感觉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是相对比较“低级”的基本功,高端的是“心术”,她主要分享心术相关的内容。记录一些能想起来的要点吧。
想想自己给自己的key words,是什么?是否每天都朝着这个关键词的方向去努力。我希望是知性、优雅、有趣吧。知性多读书,保持学习的习惯。优雅,仪表整洁、情绪稳定,从容淡定,遇事不慌张。有趣是指灵魂有趣吧,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开心。
向上协同时,发心要正确,不能单纯是为了找老板“求表扬”。给老板汇报时,要做好准备,不能毫无准备就找领导汇报。有意识的与上级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是每个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富有成效的关系需要给领导:成就感、参与感、获得感。汇报要有增量信息,都是老板已知的信息,有啥可汇报的呢?一个比较好的向上协同的方法:问一个好问题,相互激发,讨论一个好答案,共同拿到一个好结果。
工作汇报,汇报不能越级,但是影响力要带着上级一起越级。汇报常见问题:言之无物,过于具体啰嗦,过于抽象难理解,全是现象没有观点、认知、总结,乏味听不下去。汇报时要时刻想着自己的发心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事儿,而不是为了自我表现。汇报要设计flow:问题→观点结论→数据案例→再总结。汇报要有故事性/冲突性,但是一场汇报一个冲突吸引人关注。
工作汇报需要总结提炼,总结提炼需要区分现象、情绪、观点和总结。重点说说情绪,我感觉自己特别情绪化,尤其是遇到冲突时,无法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今天在职场目睹一场情绪失控的冲突,从第三者视角,没法判断谁对谁错,但是那个情绪激动大声嚷嚷的女生,从此在我心目中的好感是败光了。以后有情绪时,一定先想想她。
横向协同的关键点:要有ownership和leadership,有目标、画面、留白,价值交换带来可感知的利益,表达是为了项目进展而不是表现自己,对事有预设、对人没预设,不拘束、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比如打感情牌)。一切协同合作的心法是,共同目标、共同体感觉,不不被认可和获得认同的勇气。我们很难被所有人认可,但是可以策略型取得认同。回忆自己工作的一个场景,某个前端同学攻击我,让我很难受,但是换个角度讲,他也是试图在他了解的领域给我一些参考,他那么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还给我参考建议,哪怕是攻击,我觉得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根源。老师在讲课时多次提到《被讨厌的勇气》,11月份,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写一份读后感。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三个心法:定位、扭转认知、第三者(上帝视角)。目前我觉得自己能做到的人际关系上最基础的,真诚单纯,后续要加一些技巧。品牌定位三角模型:Who am I? Who am I for? Why buy me?
另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意图评判自己,根据他人的行为评判他人。其实我们应该扭转这个双标的标准,应该勇行动评判自己,用意图去为他人找原因和多多的理解和宽容。类似我们中国的古话: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如果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不要看发心,不要找客观原因。别人没有做到,或者做错了,就试着帮他找找理由和原因,多多理解他。
沟通需要闭环,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应该多多反思,哪些沟通做的好,是怎么做的。哪些做的不好,应该怎么改进。像上周五跟研发沟通,我又脱口而出“他不想做”这种蠢话,有些赤裸裸的攻击性,还好这个研发不跟我一般见识。后面我真是要多多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