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的一件事是用多闪为自己的移动打卡记录,相当于行程日记,挺好的,有朋友问,你一直游山玩水。
不是的,我只是外出而已。但是他让我想了一个问题:大凡喜欢游山玩水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我一直没有仔细想过。
2021年初到南京,一直没有机会出去走走,倒不是没有时间,主要是没有人鼓励,也没有自我鼓舞。大概是早起晚睡的都是一个人,很容易懒下去。
睡个懒觉喝点酒,一天过去了,看点书写个小段落文字,一天过去了,做个PPT,发个呆,一天过去了。想着还是要动动,那个胳膊那个腿还有机会站半天一天的,要运动运动。
所以,去了栖霞寺,去了灵谷寺,去了无想禅寺、禅寂古寺,去了香积寺、……,准备去更多的寺庙。
最近去的是常州曹山的京林禅寺,少见的双娘娘庙,供的姐妹菩萨。
镇江的宝华寺,佛戒著名的四大戒坛之一,山色静雅之间宝象森严,气度不凡。

为什么喜欢去庙里?
我回答不了我自己的问题,大概想想,可能是潜意识吧,古往今来,多少神明一般的人物,最后遁入了空门。失败的英雄、垂暮的名士、无望的生命、苟延的欲望……,上下几千年,兵祸连接,靠什么安慰不如意的人生?
然后,延续下来的,就成了文化。仔细想想,哪一种文化中没有血、无望的希翼、挣扎,麻醉。
开朗一点的潜意识是高僧大庙都依名山大川而建,所以,既为受熏陶,也为极目扩胸,扬眉吐气。当时在栖霞上,一览长江曲折东去,胸襟为之开阔。
还有呢?
或许很多可能,大多数结伴而游的人,或许寻找的是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甚至是插曲,而从精神层面而言,不是停止无端的一些烦忧,就是去寻找一些答案,甚至连答案都没有的想法。
所谓寄情山水,真的可能是寄之于情,但是一山一水一城,总是和你具体的对人的关怀相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