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羽老师推荐了一部电影《时时刻刻》,刚开始只知道是根据作家伍尔夫的事迹改编的电影。
下面是我的随看随想碎碎念,无逻辑,无章法,纯属个人自由表达。

主要是讲了三个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最后真正去寻求自己生命的本质。
虽然看了一遍,但是对里面的人物名字记不太清楚,大概关系有一定了解。
女主一沉没水底了,从另一个角度说,她摆脱了无形的禁锢与束缚,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女主二放下儿女漂泊出走,她终究是想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女主三在理查德死后,理查德的母亲(也就是女主二)回来时,通过她们的交流,也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女主二对女主三说,(大意)你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于出现自杀的念头时,肯定会做出一些举动,但是要确定自己不会后悔,确定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最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回自己或做成自己。

开始截图时,以为理查德是为了第三位女主而存活于世,后来才发现他的这句话是对达洛维夫人说的,《达洛维夫人》就是第一位女主笔下的小说。
虽然理查德没有见过达洛维夫人,但是他是“爱”她的,他或者也是为了她,“爱一个实际不存在的人”这点是受父亲影响的,在他死后的下一个片段里可以印证。
但是他也是同性恋,这点我感觉是在她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虽然女主二当时只有浅浅的动作。他“恨”母亲的离开,也在另一方面对母亲表示认同。

理查德跳楼时,我想到女主一的丈夫曾问到,那么该死的人是谁?
这点“先知”知道,“先知”在《达洛维夫人》中也有对应,那个人该是“诗人”,就是“诗人”~

妈妈准备自杀未遂,是肚子里的宝宝救了她一命。她从旅馆出来,接到理查德,对理查德说了他还听不懂的话。但是小孩子好像感觉到什么一样,他对妈妈说,我爱你。

其实,这两个画面很近,感觉小男孩好可怜,让人心疼。
所有的死亡都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更懂得珍惜。

在看电影时,前半部都不懂的,后面才开始和前半部一一呼应,可以说里面的人物角色设定很巧妙,表演都很到位,都展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追求生命的本真。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处处为别人着想,即使自己心里有百般不愿,也会维护别人的面子,从而委屈自己,只是有的人永远屈服于“规则限制”,甚至宁愿自己“生病”,也要维持表面的光彩照人。而有的人就像这三位一样,最终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自己的路,真正的活成了自己。
大家有时间的话,真的建议去看看,电影话不多,却很震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