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家做的油墩子,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油墩子,至今无法忘怀!那会儿,油墩子只卖三分钱一个。
夏松夫妇的正业,其实还不是卖油墩子!卖油墩子,纯粹是他们的副业。他们夫妇的正业,是经营一家汰衣裳作(坊)。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洗衣房。
不过,那会儿还没有洗衣机!夏松夫妇的汰衣裳作,完全是手工的。而仅有的设备,就是一只盛水的大缸,一只木盆,一块木质的搓衣板,一只猪棕毛刷,几根凉晒衣裳的绳子和毛竹竿。当然,还有一些洗涤用品,你比如,固本牌肥皂、石碱......
夏松夫妇开的汰衣裳作,是一家标准的夫妻老婆店。这家汰衣裳作,门店就设在河南中路二百五十九弄(中和里)的弄堂口。操作么,就在弄堂里进行。工人和老板都是同一个人!夏松夫妇。他们俩,白天在弄堂口忙着洗晒衣裳,晚上就爬到弄堂口的过街楼上睡觉。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
夏松夫妇的吃饭问题,当然是自己烧煮。一只煤炉,一口锅。他们吃的很简单,无非是寻常百姓家的萝卜青菜,偶尔也会买一些猪肉红烧烧。
夏松夫妇的汰衣裳作,主要的服务对象都在中和里。那会儿,中和里有好几家商号,还有两家工厂和三四个仓库。而光顾汰衣裳作的,基本上就是这些商号和工厂仓库里的单身汉。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客户,夏松夫妇的收入是不够日常开支的。这样,搞一个副业也就显得十分必要。炸油墩子就成了他们夫妇的副业。原因么,就是油墩子的制作比较简单!食材也很容易取得。
毎天下午的二三点钟,夏松夫妇就在弄堂口炸油墩子卖。一个煤炉,一只盛了大半锅油的大铁锅,一桶拌了香葱,并且已经调好味的萝卜丝,一淘箩活蹦乱跳的河虾,还有一大桶面糊,七八只马口铁做的油墩子模子,一大叠白纸。夏松家的油墩子就开炸了!生意好到爆......
油墩子的做法,实在是太简单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把一小勺面糊倒入油墩子的模子里,再放入腌制好的萝卜丝,随后再淋上一些面糊,放两只河虾在顶部,轻轻地把它放送到油锅里,一定型,就可以从模子里倒出来继续炸一会,就可以出锅了。
夏松家的油墩子,价钿便宜,味道又好,所以,买的人都要排队!当然是顺着弄堂口往里走。常常会排成一条长龙......
夏松家的油墩子,还有他们的汰衣裳作,后来都关停了。时间大概在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后不久。反正,那会儿沙雅达人正在读中学,懵懂少年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