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曾说: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人们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半生已过,才懂得沉默是金。“水深不语,人稳不言”,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说无意义的话。适时的沉默,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看破不说破,乃是大智慧
为人处世,看透不说透,是一种洞察,一种胸襟,更是一种大智慧。
《红楼梦》中,最欢快的一回当数刘姥姥进大观园,王熙凤与鸳鸯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嘱咐刘姥姥贾府吃饭的规矩,又说:“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吃饭时,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按之前的嘱咐,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事后,王熙凤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刘姥姥却笑着说:“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深受喜爱,凭的不是城府深,而是憨厚直爽,她饱经沧桑,看透人情冷暖,心里比谁都明白。贾府虽然富贵,暗里却笼罩着沉重又压抑的气氛。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看破不说破,既能给大家带去欢笑,并因此获得贾府上下的好感,何乐而不为?
莎士比亚曾说:“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包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善良的沉默,是智者的境界,因为心里充满了慈悲。
说话是天性,沉默是修行
英国声音专家朱利安·特瑞雪曾总结我们说话时最容易犯的“七宗罪”:
一、传播流言蜚语
二、随意评价他人
三、消极,负能量满满
四、爱抱怨
五、找借口推卸责任和过错
六、撒谎与欺骗
七、固执己见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或多或少都犯过几宗“罪名”。
古人说:“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
一位高僧曾传授给贾平凹八字成功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什么是“守口如瓶”?
谣言谎言,不如不言;
他人是非,不如不言;
虚伪之言,不如不言;
人云亦云,不如不言;
言而无信,不如不言。
祸从口出,沉默,可使自己少惹是非,少留把柄,不让杂念扰乱心志。
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孔子说:“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智者,知而不言。”
是非对错,转眼就成过眼云烟。沉默是一种修行,无言是一种境界。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古龙也说:“越是沉默寡言之人,其言语便越可贵。其人若论武功,气度必有慑人之处,其言之价就更高。”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春秋时期,楚庄王继位三年无所作为,大臣以隐喻来劝谏:“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翔,不鸣叫,默然无声,为什么?”
楚庄王答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果然,半年后,楚庄王亲自处理朝政,罢除奸佞,提拔贤能,楚国迅速崛起,问鼎中原,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沉默是韬光养晦,在沉默中思考、积蓄力量。成大事业者,都有一段沉默期,十年磨一剑,出鞘必惊人。
不知不觉间,人生已过半
渐渐懂得了沉默的智慧
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
遇上冷风雨,休太认真
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
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
任你怎么说,安守我本分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