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 IT 发展史的书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每一个IT从业者必读的一本书籍。不管你是程序员、项目经理,UI设计,也不管你是产品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只要你跟IT接触,甚至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计算机爱好者,这本书都能满足你了解IT的发展历史。
如果允许的话,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因为这让人生动的了解近几十年来计算机发展的历程,通过对那些知名公司的讲述,让人感受计算机发展历程,感受计算机革命带来的狂潮,让人心潮澎湃,或感慨或唏嘘。正如作者所言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飘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谷歌公司都先后顺序地被推倒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所在的产业。
下面是本书中提到的几家重要公司,本文只做简要摘录。
一、AT&T
建立时间:
1877年,电话之父贝尔创建的通讯公司。
公司起家:
1925年,AT&T 成立了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研究成果包括各行各业,通讯、射电天文学、晶体管和半导体、计算机科学等。发明除了电话本身外,还包括射电天文望远镜、晶体管、电子交换机、Unix 操作系统和C语言等等。
1927 年,业务遍布美洲、欧洲的全球市场。
1984 年由于太过盛名,被联邦反垄断法要求,AT&T 被迫 分成七个小的贝尔公司。
1994年,营业额近700亿。江泽民亲自接待贝尔实验室总裁梅义强博士。
没落原因:
1995 年,是 AT&T 的顶峰。在无线电和网络的发展阶段,没有跟上节奏,反而要了 AT&T 的命。2001 年关闭贝尔实验室。2000 年为了短期利益,投资者把 AT&T 拆分四个公司,单独上市,发了横财,也失去了核心电信研发的竞争力。
感慨:
走向巅峰需要100年,但走下坡路只需要十年。美国反垄断局多次要求拆散未果,但自行拆开了卖,在十年的信息革命中,反而将自己葬送在互联网浪潮中。
二、蓝色巨人(IBM)
建立时间:
1924 年,托马斯华生创建 IBM。
公司起家:
刚开始生产办公器材,如计算尺,打表机,打孔机,为美国政府和企事业服务。这也就决定了 IBM 的基因:为大客户服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IBM 为何将笔记本业务卖给了联想,为大客户服务,而非一味的讨好众多的小众消费者)。二战中,为军方生产勃朗宁自动步枪和 M1 冲锋枪,是美国二战的主力武器,同时也间接地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二战后继续制造办公器材。IBM 是电子革命的领导者,计算机与IBM的名字分不开,IBM 找到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当做顾问,研发 IBM 360,供给政府及跨国公司使用。1976年,乔布斯的苹果诞生,抢占了大众消费市场,使得IBM错失 PC 最佳机缘。IBM 为了最快的推出 PC,操作系统懒得自己开发,使用了盖茨花 7.5 万元买的别人的 DOS 系统,盖茨聪明没让 IBM 垄断操作系统,继续卖给其他厂商操作系统,于是市场上出了各种各样的 DOS 系统,使得比尔盖茨微软帝国开始起家。1993 年,IBM 转型,推出使用 Linux 系统的开源服务器,并定位在计算机服务业。
感慨:
IBM 百年来在技术上领导和跟随潮流,经营上守住核心的政府、军队,对新市场非常谨慎。虽然错过了微机革命互联网革命,但它仍然是世界上人数最多、营业额利润最高的技术公司。
本文摘录于海阔天空的博客,作者: zjg555543,发布时间: 2015-02-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