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没有了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就缺少了普照的太阳。作为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用手中的笔反映着俄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广阔图景,表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丰富多彩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全作由2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另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爱情、家庭、婚姻纠葛。
全书的主要人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而她的丈夫卡列宁却是一个性情冷漠、自私古板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伏伦斯基看到如花似玉的安娜,喜上眉梢神魂颠倒,拼命追求安娜。最终,安娜坠入情网之中,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安娜陷入了痛苦和不安之中。
过了不久,渥伦斯基因承受不了沉重的社会压力,对安娜逐渐厌烦、憎恶起来。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声誉的高昂代价,而心心念念一直追求的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却不堪一击,这些都令安娜忐忑不安、羞愧难当、伤心失望、悔恨不已。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跳入火车站的铁轨中,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
毫无疑问,安娜的热烈盛放与悲惨离世,都是托尔斯泰精心布局的。那么,托尔斯泰对于安娜,究竟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呢?是谴责还是同情?全书卷首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来自《圣经》。根据《圣经》的原意是:人间的罪孽只有上帝可以裁判,世人是无权评论的。
关于这个题词,托尔斯泰曾回答魏烈萨耶夫(苏联作家、学者)说:“我选用这个题词,正如我曾解释过的,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人们所做的坏事有其痛苦的后果,这不来之于人,而来之于上帝;安娜•卡列尼娜就亲身体验了这一点。”
据笔者理解,这段话意在强调人在决定事情走向时的软弱和无力。当一个人在犯错的时候,他人是没有权利评判十分对错的。只有高于人本身的道德、信念、至高的力量,才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狭隘、闭塞、失误和局限。痛苦的后果来自于上帝的安排,体现了人的渺小和软弱。
托尔斯泰热爱生活,把爱情看作人间最美丽的花朵。他在作品里,以不同的方式讴歌爱情,对于安娜这样的女性尤其投入了十足热情。你看,他描写安娜,一反平时朴实无华的语言,而是竭力使用绚丽繁复的词句。
安娜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既有坚强善良的一面,也有柔弱残酷的一面。为了争取自由和爱情,她敢于正视险恶的环境,像一个反抗封建势力的“女斗士”;与此同时,安娜也有焦灼不安的时刻。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如同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思想,让她在冲破婚姻关系时内心矛盾重重。
作为全书的女主人公,安娜的一举一动都关涉到两个人的幸福,他们就是卡列宁和伏伦斯基。卡列宁是安娜的丈夫,一直想方设法要制止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情。阻止失败后,卡列宁为了保全面子和尊严决定与安娜离婚。等到安娜正式要求离婚时,卡列宁又坚决不同意,而且不让她与儿子见面,甚至对儿子谎称他母亲已经死了。
当卡列宁收到安娜病危的电报时,他内心浮起了卑劣恶毒的想法,巴不得安娜立刻死去;可是当他听到安娜的呓语,看到她病危的景象时,他顿时良心闪现,向安娜表示忏悔,并希望安娜和伏伦斯基饶恕自己。通过卡列宁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托尔斯泰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和善变,刻画了人的理智与情感激烈交锋的状态,启发人们思考这些状态背后的深层含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全书这样开头,隐含着一个问题:幸福与不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许,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眼前人,就能离幸福更近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