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说猪狗不如,《聊斋志异》却说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让人惭愧

都说猪狗不如,《聊斋志异》却说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让人惭愧

作者: 自撰一良方_服之_卒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8:32 被阅读0次

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动物往往被赋予某种灵性,比如狗有灵性,好狗识主,马有灵性,老马识途,狼也有灵性,但是东郭先生和狼那种白眼狼的灵性了,这其实是一种万物皆有灵的思想,更甚者,这些灵物在人间生活久了,吸收了足够多的阳气,便可以修炼成仙(精),人们也因此形成了一种妖仙崇拜,最出名且最重要的妖仙,非五大家仙莫属了:狐狸、黄鼠狼、刺猬、蛇、鼠,分别被神话为:狐仙、黄仙、白仙、柳仙、灰仙,传说,五大家仙睚眦必报,人类对五仙稍有侵犯,就会遭到报复,但如果诚心供奉,则会得到庇佑。

《聊斋志异》中,更把“万物皆有灵”发扬到了极致,不但动物植物可以成精,甚至一个板凳一根扫帚也可以成精,有一个蛇人的故事,就讲了一条小蛇修炼成精,与人成为朋友,知恩图报的故事。

蛇人

蛇人,讲述的是一个以耍蛇为生的人,与蛇长期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间杂着蛇与蛇的友谊,所以这个篇目应该是“耍蛇人”或“养蛇人”,蛇人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讹误。

说东郡某甲,以弄蛇为生,就是把蛇驯服后,到市上耍蛇戏,以维持生计,他养了两条青蛇,大的叫做大青,小的叫做二青:

“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

蛇人某甲对二青尤其疼爱,因为二青额头上有一个红点,十分具有灵性,任何高难度的蛇戏动作,一教就会,堪称蛇中学霸。

人蛇情

一年后大青死了,蛇人想另找一条蛇代替它,他进山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者,眼见天色已晚,只好在山中寺庙借宿,谁知一夜过去,连二青也不见了,某家心急如焚到处寻找,却找不到。想着平常进山也会让二青放放风,到时候自然会回来,他便在原地等候。等到日上三竿也不见二青的影子,某家正感到绝望时,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二青回来了,还带了一条更小的青蛇:

“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烦止。视其后,小蛇从焉。”

这可怕某家高兴坏了,连忙拿出美食招待两条蛇,那条小蛇一开始还有点怕生害羞,二青就陪它玩耍,给它喂食,渐渐地,二蛇一人都混熟了,某家又开始训练小蛇,和二青一样,小蛇也很快学会了各种戏路,从此,蛇人带着两条蛇一起表演,赚了许多钱。

某家给小蛇起名叫小青。

小蛇变大蛇

凡世上耍蛇的人,对蛇的体型都有严格要求,最好是二尺以下的长度,若太长,一则灵活度和观赏性会降低,二则太重,不方便表演,但二青由于表现太过良好,虽然早已超过二尺,蛇人依然没舍得换掉它。

又过了两三年,二青长到三尺多长,即使再不舍,也不得不把它放生了,蛇人带着二青来到山里,拿出最好的食物喂了二青最后一顿,又进行一番祷告,对二青说:

“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

你走吧,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这大山谷中藏身修炼,将来你必定成龙,不必眷念这个小小的蛇笼。

但二青却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只是不停地用头撞击蛇笼,笼中的小青也在里面不停地撞击,蛇人才明白,原来这两位好朋友还没有道别呢,于是就把小青放出来,两条蛇频频吐舌,头颈相交,就像在互道珍重一样,不久两条蛇就一起离开了。蛇人本以为小青会随二青而去,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小青竟独自回来了。

就这样,小青和蛇人相依为命,蛇人很多次想再找一条蛇,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一久,小青也长得有小孩儿手臂那么粗,也不适合继续表演了,蛇人还是没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没办法,只好把小青放生山林。

二青成精

在那片山中,最近有些不太平,不少行人和砍柴人都在山里看到过一条碗口粗、数尺长的巨蛇,看到人就掀起狂风,追赶行人。人们再也不敢进入山中,一时成为山中大患。

但蛇人必须要去深林中放生小青,而且他本就是以蛇为生,怎么会惧怕大蛇呢?于是他带着小青一起进山了,谁知刚走到深处,突然一条巨蟒像狂风一样向蛇人袭来,蛇人吓坏了拔腿就跑,边跑边回头看,猛然发现那蛇的额头上有一红点,原来,这条“蛇精”就是二青!

蛇人连忙大喊:“二青!二青!”

蛇停下来看了蛇人很久,突然用身体缠绕了蛇人,就像当年耍蛇戏那样,虽然没有恶意,但那么大一条蛇这样缠着,谁受得了啊,蛇人一个劲儿求饶,二青才把他放下来:

“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觉其意殊不恶;但躯巨重,不胜其绕;仆地呼祷,乃释之。”

二青又用头撞击蛇龙,蛇人打开笼子放出小青,两条蛇一相见就交缠在一起,甜蜜极了,久久不愿意分开,蛇人便对小青说:“我们早就应该分别,如今你有伴儿了”。

又对二青说:“它是你引来的,如今你把它带走吧”,并嘱咐道:“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山中食物很多,你们不要打扰行人,以免遭到天谴,再看二蛇:

“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 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竚立望之,不见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

二青和小青乖乖地垂着头,听完蛇人的教导,便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蛇人在原地目送它们离开,从此以后,山中再也没有蛇患,也没有人知道蛇去了哪里。

异史氏曰

这是一篇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友情故事,先是二青感恩于蛇人“异于他蛇”的厚爱,为他带来了小青,两条蛇和蛇人一起“衒技四方,获利无算”,两条蛇长大后不能再“弄蛇为业”,被蛇人先后放归山林,两次放生的过程中,都展现了二青和小青之间的深厚友情,在二青为患山林的时候,还听从了蛇人“勿扰行人”的忠告,不再作恶,给一方带来了平安。

最后,蒲松龄在“异史氏曰”中写道:

“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辄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 亦羞此蛇也已。”

蛇不过是一种动物,然而却有人情味,懂得感恩,会感念古人,还会听从人的劝告。然而有些人模人样的家伙,彼此之间有着数十年的情谊,甚至世代受人恩惠,却动不动就落井下石。还有些人,面对别人的谆谆教诲,不但不感恩,反而将人的一片好心视作驴肝肺,把恩人当做仇人。

这样的人,真是连“蠢然一物”的蛇都不如啊!

相关文章

  • 都说猪狗不如,《聊斋志异》却说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让人惭愧

    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动物往往被赋予某种灵性,比如狗有灵性,好狗识主,马有灵性,老马识途,狼也有灵性,但是东郭先生和...

  • 从生物学角度看《聊斋志异 蛇人》

    古文考试有个题目,阅读蒲松龄《聊斋志异 蛇人》原文后会问:蛇人一共养了几条蛇? 答案请翻书。 蛇和人之间跨界友谊并...

  • 聊聊斋,谈依恋之《蛇人》

    聊聊斋,谈依恋之《蛇人》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蛇人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

  • 聊斋志异浅读 | 蛇人

    聊斋志异# 读蛇人,读蛇的那些心肠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两条蛇,是《聊斋》中的一篇短文,题目叫蛇人,希望你看过之后能对...

  • 聊斋志异——蛇人

    东郡有个人,以耍蛇为生。他曾经驯养着两条蛇,都是青色的,把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额上长有红点,尤其聪明驯...

  • 与蛇有缘(1)

    蛇,一种冷血动物。 我想无论怎么描述蛇这种动物,都不如上面这句话来的让人印象深刻。多数人对蛇的感觉,估计都绕不开这...

  • 人蛇

    文/ 太阳 “来来来都让开让开!给本大爷让条路!”一个身影挤进人群,“哎哎哎…我鞋我鞋…啧!这么没眼力见儿呢!……...

  • 人 蛇

    ——卓夫文暄 夜深如海 一对青年男女终于还是拧不过 生命健康的潮汐 放弃昼伏夜出的作息,整宿的上网打游...

  • 蛇人

    三月天江南微露世界名片煦日下雨幕后万绿丛生的照妖镜蛰伏一只碧色的蛇 他将笑阙忘于觥筹交错自命不凡的天子他将毒轮换回...

  • 聊斋志异17--蛇人

    东郡有个人,以耍蛇为生。他曾经驯养了2条蛇,都是青色的。大的叫大青,小的叫小青。大小青的额头上都有红点,特别聪明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说猪狗不如,《聊斋志异》却说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让人惭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bm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