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三点,思不成眠,起身和儿媳微信对话如下:
Bernard Xiao
@Gracie 香港疫情近逼,惊闻咱们家楼下污水检测为阳性,深为你、小宝宝和保姆担心! 保重,小心,下决心,期待你们来沪团聚。知道你们守在计算机旁盯着屏幕,期待不太可能出现的有人商务舱退票。听说现在要求登机前查验核酸报告,就是抢到了票,要去排长队做核酸检测,本身就极度危险,更怕出现航班熔断!
我们在宾馆的隔离一切安好,不用过多挂念。Josephine很乖,每天吃得好、睡得好,笑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
昨天发现,Josephine 到了下午较晚的时候,还有一大堆你布置的作业未完成。但她倦意来袭,反应能力明显下降,竟然连很简单的算术题都不会做了!我意识到,关于孩子的教育,有些话憋了3个月,到了该说的时候了。
望女成凤、怕落人后的慈母之心,可以理解;不计成本地为孩子订各种补习班,给孩子买的书籍、玩具多得无处放,快递频繁得都来不及拆,爱子心切,令我感慨;丈夫不在身边,你每天工作很忙,又要照顾3个月的奶娃娃,又要为大的操心劳神,每天十一二点才睡觉,我目睹在心。香港弄孙期间,我度过了一生最快乐、最充实和最幸福的时光。你的大度、直率、任劳任怨,对老人的悉心照料,可敬可佩!我为儿子有你这样的好伴侣,孙辈有你这样的好母亲感到骄傲和庆幸!
但她的学习项目,真的不少了:
除了学校里的网略课程及其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课外每天要写汉字、写字母、做算术、读故事书(每天三本)、做seesaw软件作业、自学斑马课程、周一、三、五、六晚上上VIP思维、汉语、算术等等网课,还有很多每天要完成的体育活动(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一字马、前滚翻,以及PE上学的各种动作)……。算算,还有多少时间游戏、休息、吃喝啦撒?
我想给她讲冬奥会、讲童话故事、讲元宇宙的未来,教她汉字的偏旁部首规律,教她天文、地理、习俗、做人;教她电吹管和其他音乐知识,以及其他我认为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如何插的进去?
除了微信文字,你一天十几个实时视频,督促、检查、布置作业,一听到铃声我们都紧张得不得了,怕又漏了什么,又有哪点不合你意。昨天你追问我,三个作业为什么只完成了一个?语言婉转,但我已经内疚自责得半夜睡不着了。你说还准备给孩子加码。
作为老人,我知道“难得糊涂”的道理,居港三个月,也一直享受沉默权。作为爷爷,我只是孩子这一段特殊时期的陪跑者。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你又是博士母亲,我当然是会毫无怨言、不知不扣地按你的布置去做。只是建议,我们可不可以坐下来,冷静地思考、分析、商量一下,为她制订一个科学理性的方案,而不是众云亦云,被动卷入内卷追逐大战,给孩子无限加码,让孩子疲于奔命?
孩子很可爱,但上次在她生日party上,大家玩击鼓传花游戏,她竟然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机会,突然哭了。从这可以看出,她不太合群,挫折教育不够,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她不回别人的greeting,不与朋友分享心爱之物,玩具玩后不收拾,对你过分依赖,耍起娇来不肯转弯等等,都不应以“她还小”一推了之。
你想过没有,孩子才刚满5岁,这个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以为,应该是:
1. 心理和身理方面快乐、健康地成长;
2. 守时间、按计划、有收拣、不拖沓、为他人着想、礼貌待人等等习惯;
3. 做事认真、助人为乐、有错就改、忍让转弯的态度;
4. 真诚、有爱心、持之以恒、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品质
5. 好奇、肯探索、找规律、善总结、会交际等特点;
6. 会利用微信和app等检索、存取、发布、交流、创新等初步网络技能;
7. 中英文听说读写算的基本功;
8. 琴棋书画的技能,培养兴趣、开发智力。
当然还有很多。但我认为比7和8重要的有不少,而它们越早开始培养和开发越好。
知识固然重要,但寻找知识、鉴别知识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她的一切学习(包括玩耍)都应服务于身心健康、智力提升。与其跟别人比什么“起跑线”,不如让她具足“后劲”,靠curiosity驱使去主动探知,在发现和创新中去享受快乐童年。
不要认为她“玩”是浪费时间精力。玩是她的权利,她的天性,更是她探知世界、形成未来技能的天然、正常成长之道。当然,我们有责任引导、设计、提供条件,将玩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嵌入玩中,让她玩得有“名堂”、玩得出“名堂”。玩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科学的道理需要我们探究,有很多可能性需要我们去发掘。记得他爸爸小时候,我用中华学习机编了个最简单的“大炮打飞机”游戏,只有算对了一道题才能让他进入玩一次,他乐此不疲地把算术题全部做完了并掌握了。
最近看了凤凰卫视一个中美教育的访谈,说得太好了:
“实际上教育的第一个任务,是让孩子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等他大学毕业时,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整个人生,包括职业、生活方式等,做一个更全面的选择。”
“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找个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兴趣的教育、好奇的教育。因为这样全面的发展、熏陶和了解,才能让我们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兴奋到老、激情到老。”
“国内不少专家,刚过六十,思想和激情就耗尽了,令人同情。这在美国是不太可能的。很多人七十多岁了,一个个激情四射、思想活跃。必须从小通过教育多元化和全面发展来改变。”
美国哥大正在考虑停招教育背景单调的中国学生。
未来需要的人才,必须有两大特质:一是思维创新,二是沟通的能力。
我们应该跳出家长们“赛娃”的漩涡,把眼光放到她将面对的世界。
好了,请不要生气。之所以一吐为快,一是爱孙心切,二是弥补过往:当年因教育理念不合,我以忙事业为借口,将儿子的童年教育全部甩给他妈妈(我发现儿子在重蹈我的覆辙),留下太多的遗憾。
最近,我让她跟视频中我吹管她跳舞的那个小姐姐交上了微信朋友,打字、转发、画画、拍照、语音、视频(实时和非实时), 你来我往,聊得不亦乐乎。这种在用中学、为用而学、学用结合的交际主义教学法,一箭多雕,真的比她被动地学拼音、汉字等等好得多。
Gracie Zhou
爸 我没有问题,按你的来。 除了学校要完成的作业,其他都可以不做。 就用这几个月试验一下其他教学方法 。
我明白的。 自驱力是一个人成才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培养自驱力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你觉得你的方法更有效, 就尝试你的方法。她现在这么小,试错成本很低。 就用这几个月试一下, 但是必须持之以恒, 不能说有了兴趣就做,然后不落实。 我觉得只要能在兴趣基础上落实要学的东西, 是对她最好的。
Bernard Xiao
你说得对。我会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其实,我们知道,知识在高处是互通的,玩游戏中有很多学习活动是隐性的,将来是会用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成绩最好的不一定将来有出息,而调皮捣蛋的有不少后来居上,最后成就事业。当然有个概率问题,要具体分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695670/d45b5d4880badf4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