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基本的活力感是怎么来的呢?
活力感源自于我们在过去的成长环境中有多少积极的情感体验被养育者确认过(被表征),取决于我们有多么容易调动它,取决于我们可以借助什么调动它。
对于一个遭受过养育创伤的人来说,那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从未能在母亲的脸上看见,从未能从情感沉默的互动中被保留。它们在一种强有力的证明之下,皆被视作不合法的,然后被驱逐在了自我之外,成了意识边缘游荡失控的亡魂。
它们就像费尔贝恩所说的那样,那些原本带着喜悦和满足的体验最终异化成了一种兴奋的自我表象(libidinal ego),不能在自我的连续统中被舒适经验,也没有衔接现实经验的端口。
它常常被表现为亢奋的,过度活跃的,却不能留存的,因为精神结构中没有相应的容器。
比如一个职场新手被权威夸赞后,可能会兴奋的一晚上睡不着觉,他必须要转发朋友圈,或者分享给其他人。与其说他在分享喜悦,不如说他在找人帮他代谢溢出的能量,因为那是他无法独自消化的。
这是一种精神过载,它不会被体验成持久而宁静的愉悦,它包含着一种隐隐的失控。因为这份快乐从未被恰当表征过,从未真正属于过自己,它是一种短暂的精神爆发,然后又迅速流失,反而还破坏了先前的平衡和稳定。
由于这种不能留存的特性,人也会变得完全依赖外部反馈,不断的需要从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中获得价值,才有执行下一轮任务的动力。
这有点像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直连模式,供给的电流不流向内部电容,它直接对主板供电,只要拔掉电源就立刻罢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旦遭遇挫折,或者反馈不足,就立刻陷入到一种精神萎靡,甚至瘫痪状态,什么都不想做了,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低压保护状态。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很多人结束这个状态往往都是由于得到了意外的外部反馈,获得了再次启动的能量。只要一个人启动起来,他就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创造反馈,然后连续运作,直到重新失去平衡。
很多人会间歇性的丧失活力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一种情况下,一个人避免丧失活力会进入一种强迫式的活跃状态,他们通过提前透支仅有的活力来换取有限但持续的反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工作狂停不下来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体验过程。因为在本就有着缺陷的精神系统下,自然也会浮现出不切实际的预期。在这种不切实际下,一个人错误定义了满足,错误定义了价值,错误定义了自尊,甚至错误的定义了意义。
这这意味着人们不能在自然而然中做到这一点,因为自然而然倾向于频繁罢工。
用自体心理学的话来讲,一个人必须要持续的获得自体客体体验,它才能维持自己无法独立提供的心理活力和功能。
什么样的体验才算是自体客体体验呢?能增强心理活力和功能的体验,持久而稳定的,舒适经验的,非刺激的。基于这个标准,你可以很好的检验你的生活中哪些属于自体客体体验,并为此去创造一个良性的自体客体环境。
讽刺的是,真正提供这种陪伴的人,往往会存在于另一个不需要这种陪伴的人身边。这个悖论让本身拥有很多的人,更能获得这种拥有。让本身匮乏的人,也最缺少补偿匮乏的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越是自恋成熟的人,越不缺基本能量,也越容易得到补充。他们就像一个电池容量5000毫安以上,且支持多种快充协议,支持有线和无线充电的手机。
对于遭受这些心理创伤的人而言,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在一段有心理治疗要素的关系里重新表征那些良性的关系体验,它需要让那些异化许久,分寸失当,早已被预期成羞耻和自我否认的东西,重新变成一种关系中的合法和适当。
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自我范畴里,才能把因胜任经验而体验到的持久愉悦留存成活力,才能在活力匮乏时有端口去衔接因他人陪伴和回应而生成的踏实与力量。
以上内容节选自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q6MoCdiZrdRohgHP_phFow
崔庆龙原创《当你不想动时需要的并不是休息》
读书感悟:
找到了源头,还是源于童年的匮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