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变脸》(1995年):见功力的一段台词,向老艺术家致敬

电影《变脸》(1995年):见功力的一段台词,向老艺术家致敬

作者: 白熊巫米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23:15 被阅读0次
《变脸》海报(吴天明 主演)

梁老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走南闯北,也见过些世面,可还没见过老师傅这一招,你真是一味独参汤啊!京班子没有,陕班子也没有,我们川班子虽说有一折九变化身,但远不及老师傅的窍门精绝,膏药一张,熬练不同啊。我想……

变脸王:呃,叫花子也有自己的打狗棍嘛,衣钵虽小,可是传儿不传女,传里不传外嘿,这是自古以来的来规矩了。梁老板,茶碗虽小,水是不会漏的嘛。

梁老板:老师傅误会了,我梁素兰还不至于偷经盗艺,我是想,九流归厂,十流归班①,老师傅单丝难成线,不如投身梨园,打个平伙,给我们戏班子添一笔油彩。

变脸王:抱歉啊,隔行如隔山,我是个孤命人,不合群的,独来独往跑单帮惯了。

梁老板:请问老师傅,可有衣钵传人了?

(沉默)

梁老板:说句冒昧的话,万一您要是……

变脸王:断了香烟?(叹)断了香烟,这点小本事就带进棺材去了。

梁老板:罪过罪过,我让老师傅伤心了。好,老师傅,人各有志。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变脸王:多谢梁老板开茶钱,袍哥人②,两下一请。(竖拇指)

梁老板:不敢当,不敢当。这世道,重男轻女,老师傅也是传男不传女的,我呢,一个唱小旦的,半个女儿身,没资格当袍哥的。

变脸王:打嘴,失口、失口。

梁老板:老师傅,各有各的肚皮疼啊。老师傅,你也该接续个香火,别让绝活失传咯。

===========

□注释①:

“九流归厂、十流归班”是四川的俗话,指演员的身份地位非常低。“厂”指的是电影厂,“班”指的是戏班子,当时人们把演戏的人称为“戏子”,这是一个带有歧视侮辱字眼的词。

□注释②:

袍哥是旧中国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之一(另两个为青帮、洪门),袍哥组织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为一般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在四川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的影响。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取缔。袍哥取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即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哥弟”,其主要特征讲江湖义气,在重庆民间颇受推崇。川渝地区有句出名的话:“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意思是袍哥们做事绝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

相关文章

  • 电影《变脸》(1995年):见功力的一段台词,向老艺术家致敬

    梁老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走南闯北,也见过些世面,可还没见过老师傅这一招,你真是一味独参汤啊!京班子没有,...

  •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变脸》的江湖

    晚上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向老艺术家致敬的栏目,里面说到老演员与猴子互动的环节,感觉到很好奇,于是上网搜出了《变脸》...

  • 向老艺术家致敬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却听闻胡汉三演员刘江逝世的消息。 “胡汉三”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刘江于...

  • 那个时候香港的喜剧片就是很无聊的啊——《鬼马狂想曲》观后

    首先,这不是一部献给大陆观众的电影,它从无厘头搞笑讽刺风格、取景、台词、人物塑造,都在向70年代的老香港喜剧片致敬...

  • 写在清明 朗读者之斯琴高娃朗读《母亲》

    老艺术家的风范和艺术功力在朗读者节目里再次展现。昨晚看朗读者,董卿请来了老艺术家斯琴高娃,谈到她的已经过世的...

  • 找到另一方解药

    “艺术家的使命,不是向绝望屈服,而是找到另一方解药,来对抗存在的虚无。” 这是电影《舞夜巴黎》中的一句台词,“存在...

  • 麦田怪圈

    艺术因为摄影 得以永存 时间 令人着迷 人生 生命 礼物 丰富 短暂 懂 向麦田艺术家致敬!

  • 向老教师致敬

    教育向来是一个良心活。跟领导无关,跟孩子有关。 今天听一位老教师说也起来,他今年教了四十年了,顿时...

  • 向老味道致敬

    “铅华洗净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杨贵妃姐妹为了争宠吃阿胶美容...

  • 向钟老致敬

    这次疫情确实让我们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一线工作者紧缺,医用物资不足等,而如果我们早几年能更加重视这些问题,这次面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变脸》(1995年):见功力的一段台词,向老艺术家致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ck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