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红袖添香
一江春水,一世烟云

一江春水,一世烟云

作者: 丝雨青烟 | 来源:发表于2020-11-01 17:17 被阅读0次

有的人生命运,冥冥之中好像早有注定,即使你不曾想如此,却又无可奈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如春水,依然东流去,留下的只有哀愁和悲叹,还有那让无数人感慨万千,推崇至极的诗词。

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因天生一目重瞳,丰额骈齿,异于常人,被认为是上天之垂,委以重任。

南京,亦称金陵,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英雄豪杰辈出。烟雨江南,柔软细腻,十里秦淮,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不停地一幕幕在此上演,或喜相逢,或伤离别。

李煜,一代词帝,其对中国诗词的贡献远胜于他作为一国之主对百姓的所为。回望其烟雨相伴,无限愁苦的一生,作为后来人,不复置评,但我们今天仍可以从其诗词风格的变化,其巨大转折的人生境遇,去一窥这位风流倜傥,恣意任性,但又心怀故国的风一样的男子。

李煜父亲李璟在位时,因战争连年,导致国力衰弱,国库空虚,又因其酷爱诗词文学,常与臣下品茗填词,弄风舞月,国家每况愈下,衰败之象已显露无疑。

李煜,本就无心于那九五之位,为了躲避长兄李弘毅的猜忌杀害,整日游戏于花间,煮一壶小酒,半梦半醒,花前月下,吟风对月,寄情山水,泼墨人生。他本想就这样潇洒地过着这诗意快活的人生,可历史偏偏无他所愿,那万人敬仰,高高在上的国主之位还是重重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只是一个文人,又怎能堪当如此重任。成为一国之君的李煜,看着江河日下的南唐,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不会尔虞我诈,他不精治国之道,他只钟情于他的内心,他心里的超凡脱俗,于皇宫内吟诗作词,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经常至天明才作休。

风流的才子,必定有佳人相伴左右,更何况作为南唐之主,其所心爱的女人,必定非庸俗徒艳之辈。

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史称大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由工琵琶,正所谓大家闺秀。李煜对她的爱恋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经常整天整夜弄情于皇宫香阁之中。

李煜痴情于娥皇婀娜多姿的身体,痴迷于她的琴音秒歌,大周后也迷恋于这个高高在上,如诗如风的男人。“新月如佳人,窈窕神女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宫内,香闱中,亭台旁,水榭边,处处都留下了他们戏玩调情的身影。

自古帝王多嫔妃,但李煜和大周后之间,我仍愿意相信他们之间是真爱。如果他们仅仅是普通百姓,闲云野鹤,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推崇,去追寻。可他们在激情欢娱之余,没有尽到一国之主以后的责任,把百姓放于一边。

事情就是这样,过渡的消遣,终会迎来冰冷的秋雨。小儿的早逝,大周后的离去,让后主李煜第一次感觉到了世事的无常,那些曾经的一颦一笑,温暖香怀仍在他的眼前、梦里浮现。心有所失,肝肠寸断,愁思无限,一任浮萍。

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的到来,弥补了后主的空虚。豆蔻年华,晶若晨露,灿如朝霞。在李煜的心中,这是上天佛祖对他的垂怜,他再一次纵情声色,耕耘在女人的香袖酥怀中。一双金缕鞋,让李煜沉迷其中,昏昏欲睡。

小周后酷爱绿色,“天水碧”风靡大街小巷,众人争相效仿。李煜对小周后的宠爱也是倾其所有,无出其右。

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器插花,置于亭台、梁栋、窗格、台阶上,名号“锦洞天”,宛如瑶池仙宫,人间仙境。“明月花间照,香闱别样红”,李煜又一次在小周后的身上找到了寄托,清风明月,花间饮酒,玉手香足,人生无不快哉!

月满则亏,花盛则败。李煜纵情声色的人生终有尽头。公元975年,深秋初冬的金陵城显得格外寒冷,飘零的梧桐树叶静静地倾听着细雨落下的声音,几声孤雁的嘶鸣,划破长空,幽远而寂寥,清冷的长江水发出了最后的悲鸣。

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军,并没有因为李煜对佛祖的虔诚跪拜而停滞不前,南唐的大厦还是在这个清冷的季节坍塌了。北上汴梁的船上,李煜回望那富丽堂皇的皇宫,繁华一世的瑶光殿,还有那落英缤纷的大街小巷,烟雨潇潇的小桥流水,那是一种怎样的惆怅与落寞,失意与后悔。昨日的纸醉金迷,是否还在他的脑海里不能散去,是否有对先祖,对南唐百姓的愧疚。

宋太祖对于文人的李煜,并没有过分的苛责与刁难,李煜可以继续他的锦衣玉食,把酒言欢。但一个“违命侯”,已在向李煜宣告,今日你已是亡国之君,阶下之囚,不再是那个富庶江南的国君了。

李煜曾经的进贡、称臣、乞求,并没有阻挡住太祖统一四海的雄心壮志。美丽富饶的南唐,盛极一时的南唐,已经彻底改名换姓了。李煜望着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礼贤宅”,看着原本属于南唐的各种陈设,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尊严扫地,心中之痛,甚似剜心,双泪俱下。

臣虏的生活自是不比昨日的风情万种,内心的惆怅与苦楚与日俱增,日间夜间,每每遥望江南的方向,对佳人的思念,故国的情怀,不拘生活的回忆,一点一点无不在撕裂着他瘦弱的身躯和残破的灵魂。北风起,眼迷离,泪无痕。李煜在盛世的大宋下,没有尊严地活着,一天一天,无比煎熬。

有时,活着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活着比死亡更让人惧怕。太宗赵光义对小周后一次又一次地凌辱,则压垮了李煜心中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国君,国破家亡,保护不了自己的百姓;作为丈夫,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这是对文人李煜最彻底的侮辱。小周后的泪水,其实更是流淌在李煜的心中,苦涩、愤恨、无奈……

一首《虞美人》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婉约而不再有之前的花间气息,对故国的无限怀念跃然纸上,直抒胸臆,每每读来,感慨颇多。这是李煜最后的哀歌,也成了他的催命词。

太宗闻此词,勃然大怒,赐牵机药于李煜。李煜无力地躺在地板上抽搐着,眼睛缓缓地闭上,无力、迷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曾经的歌舞升平,美人香怀,饮酒赋诗,还是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翠柳依依,万家灯火,亦或是唯有愧疚的悔恨……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选择,我相信,李煜一定不会选择生在帝王之家,他宁愿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就做一个布衣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生命不会重来,历史不会重演,一代词帝,终于走完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现在有人将南唐的灭亡归罪于李煜的放浪、肆意,这是有失偏颇的。南唐的破败在他父亲李璟在位时就已显露,只是李煜的懒政加速了南唐的消亡,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李煜恰好走在了那个历史节点上,对他也是一种悲哀。

曾经有人说,“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中,少了一个李煜,不会对历史有什么影响,但很难想象,少了一个叫作李煜的词人,中国的文学史将会是什么样的”,足见李煜之于中国诗词文学的巨大影响。

回望李煜的一生,些许愤恨,些许悲叹,些许惋惜,其大半生都活在寄情于山水,缠绵于香闱胭脂的梦境之中,无拘无束,放浪形骸,写意人生……作为君王,李煜没有做到爱民如子,勤于政事,但作为文人,他守住了文人的道德底线,没有趋炎附势,更没有遗忘故土。

阶下囚的几年孤寂,他品尝到了何为人生的苦楚,何为“欲语泪先流”,何为国破家亡……文人的李煜在生命的最后发出了“故国不堪回首”的呐喊。几年的囚禁,成就了他在中国诗词艺术上的登峰造极。此间所作之词,哀婉凄凉,意境深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之深远,直至今天。

同在诗词上造诣极深的纳兰性德曾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离世总是容易的,再逢却不知何年何月。春花还在,秋月仍明,但你在哪里?故国的小楼今夕不知何样了。七夕生,七夕亡,是注定的归途?还是永远的惆怅?

悠悠春水,夹杂着昨夜的思绪,东流不息。回首凝望,今日金陵城繁华依旧,十里秦淮,灯火绵绵,杨柳修竹,桨声漏影,如诗如画。

我们不说悲伤,不说离愁,我们诗词里再会。一江春水,一世烟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相关文章

  • 一江春水,一世烟云

    有的人生命运,冥冥之中好像早有注定,即使你不曾想如此,却又无可奈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如春水,依然东流去,留...

  • 这是什么

    一江春水

  • 轮回的温柔

    ① 再度轮回 再度轮回 许你一世温柔 可好…… 十二载春秋 只为一世轮回 春和景明 风华正茂 恰似一江春水 年少轻...

  • 一江春水

    老同事聚会。叶莹下了班急匆匆赶了过去。 其实总共也不过四个人,都是叶莹上任公司的老前辈,大家关系很好,形同家人,她...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文/兰兰 碧水清悠,一舟飘荡水上 清风徐徐,一树桃花朵朵 一夜风来,吹开千层水面 春波荡漾,推开万重涟漪...

  • 一江春水

  • 一江春水

    你说要归来沿着早些年你留在时间里的脚印尽管已经没有痕迹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按时归来顺着炊烟升起的方向 或者在夜晚在梦里...

  • 一江春水

    彼此 文/柏红忠 彼岸是凝视的目光, 此岸是痴情的相望, 你的发梢牵动着我迷失的翅膀, 我的眼角你是否感觉到上扬。...

  • 一江春水

    春雨雾蒙冬挥尽 萍萍春水下扬州 木桥长廊添幽静 垂者清廉品味多

  • 一江春水……

    在东江边儿散步。 春意盎然,江水碧翠,蓝天白云辽阔无垠,江无限长,水无限清,天无限远,心飞扬! 钓鱼的人放一只钓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江春水,一世烟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cu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