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鉴赏《黄山记》

鉴赏《黄山记》

作者: 柔弱女 | 来源:发表于2023-04-25 19:58 被阅读0次

    徐迟(1914—)浙江吴兴人。1934年肄业于东吴大学。1943年任重庆《中原》杂志编辑。抗战胜利后回故乡,在中学任教。

    1949年任英文版《 人民中国》编辑。1957年后任《诗刊》副主编、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

    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由此可见黄山是何等的人间仙境了。

    我们登临黄山也许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过,要想把黄山的情韵倾之于笔端而细致传神地展示出来,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幸作者做到了。在作者细赋的笔触描绘下,黄山撩开了它 “ 神秘的面纱 ”。

    作者写作此文是分四个部分进行的。

    首先第一部分作者 “ 别出心裁” 的 “请” 出大自然来交待黄山的整体风貌。“崇高,卓越而美的”大自然煞费心机地为我们巧妙搭配了三个 “ 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的主峰;接着,大自然 “ 打开云库,” 从此黄山便有了 “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  接着,大自然又 “委托” 风神 “ 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 ”,从此黄山便有了 “铁骨冰肌” 的黄山松和  “天下罕见” 的异萝松;至此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苍翠的松,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再加上无数的走兽飞禽和奇花异草,一同构成了婀娜多姿的人间仙境。

    正是由于作者人格化地用大自然来勾勒黄山整体风貌,避免了教科书式的平铺直叙,写得传神极了,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尽情展现了自己的渊博学识,向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登山史迹,使我们了解到了在古代登临黄山也是一件 “艰险” 的事。

    我们也许觉得这部分偏离文章的主题,纯属 “闲笔”。其实这部分文字正同第一部分的文字 “交相辉映”。由于第一部分交代了黄山处处 “ 悬崖绝壁,无可托足 ”,所以才有第二部分所写的 “ 登临黄山顶峰者几千年来寥寥无几 ”。同时,作者用昔日登山之 “ 险” 来衬托今日登山之 “ 夷 ”,为第三部分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第三部分写了登临天都峰的过程。作者沿着石级 “ 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 ”,便发现天都峰耸立在眼前了。作者自己也面临考验,随着古人的 “ 不可上,乃止 ” 回响在作者的耳畔,作者的脑海中也浮现了昔日古人为了攀临此峰而有不少殒命山崖的情景。

    不过值得庆幸的,作者不必有古人一样的担心了。 “ 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 ”。

    作者沿着鸟道,借助石栏、铁索的保护,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

    在这里, “ 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使得作者感慨颇多:“ 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形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

    作者由赞美黄山到赞美黄山石工以及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文章的主题,在此得到升华。只有在新社会,黄山才能尽情地展现它的无限风姿。

    作者第四部分写了游览黄山绮丽云海的景象。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艺术手法,不断变换方位和视角,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把无与伦比的黄山景观描绘得活灵活现。作者笔下的松树,“ 花冈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还有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  更让人叫绝的是,作者从峰顶俯视时 ,“ 它们如苔藓住岩石 ” ; 从山腰仰视时 “ 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丰厚的想象力和细改的观察力将黄山松的情韵充分展示出来,也引起了我们对于黄山松的无限遐想之情。

    作者在描写 “ 云海时 ”,从自己的视觉感受出发,再次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时而觉得自己是从 “ 繁忙的海港 ” 扬帆出海,时而担心礁多浪险,“ 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时而又庆幸自己 “ 一苇可航 ”……  这样既形象而又传神的描绘,深深地叩动着我们的心扉。这一份美好的感觉也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总之,这篇散文是游记散文的典范之作。主题深远,取材角度新颖,文章语言富有诗意,富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而不加雕琢,文章结构整饬自然。四个部分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鉴赏《黄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dm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