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1994年3月,清华毕业生刘军进入联想不到一年,柳传志前瞻性地成立了微机事业部,他警告公司的反对者:
“后面就是河,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我们必死无疑。”
现在,联想的斯巴达克方阵又一次站在了生死河边。迎面吹来的河风里弥漫着危险味道,刘军这次能渡过吗?
(本文来自首席人物观,经授权发布)
23个月,这是刘军清华毕业加入联想以来,离开最长的时间。
他先是休息了4个月,几乎什么都不干,清空过去22年工作攒下的疲惫。休整过后,他看了一些朋友做的创业项目,尝试做些投资,包括红酒、农村互联网等,都是跟手机不搭边的题材。
他拒绝了所有跟手机相关的工作邀请,尽管很多offer给的title很诱人。外面的这个世界对于刘军来说太新鲜了。长久以来,联想就像一座财大气粗的封闭王国,在里面呆久了,见到的想着的,都是联想那点事儿。
刘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联想人。离职23个月,他没有更改“联想刘军”的微博昵称。可能是因为不常用微博,也可能是留着份情感寄托。
直到最近,这个名字再次名符其实。
他回归了。
1
光辉与逃离
刘军看起来总是很自信。
这个高大俊朗的北京男孩曾是清华篮球队队长,作为队里当时唯一的非体育特招生,人气高到让高晓松嫉妒,后者在《如丧》中酸溜溜地写道:
“你知道,清华男生是典型的两极分化荤素不均,绝大部分男生的恋爱机会被极少数的坏人消费着,刘军、宋柯那都是极少数”;“他们还有个本事,就是骗过那么多的好姑娘,那帮姑娘竟然每一个说他们坏话的,并且仿佛还他妈留念”。
毕业进入联想后,刘军很快点亮了清华理工男的光环。
工作第二年,他把时任微机事业部负责人杨元庆想要的E系列电脑变成了现实。E取自英文Economic,主打性价比。这是联想摆脱单纯代理惠普业务(CAD)的尝试之举。
刘军当时在技术部,直接领导是部门总经理李之文。最拼的时候,他在公司连熬40天,最后设计出4款新品,把成本降到一半。他还做了很多本职之外节约成本的创新之举,比如亲手在包装箱上写上“联想E系列电脑”的字样,以省去一部分广告公司的费用。
1994年5月,E系列批量上市,均价1.6W,成为市面上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当时主流电脑的售价保持在3W左右。上市1个月,机器就卖出了5500套。一年后,年轻人刘军获得了直接向杨元庆汇报的资格。
他在联想的这段日子顺风顺水。
1999年,刘军已经是联想最年轻的部门总经理,主管台式电脑事业部。拿着1300万巨额预算,他主持研发的天禧电脑,给联想带来了单月3000万的利润,直接让联想电脑在当年第三季度成为亚太销量冠军,股价同期飙升30%,一时风光无二。
此后,在与戴尔的短兵对战中、联想对IBM PC的收购案里,刘军都协助杨元庆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后者的办公桌上曾经长期摆放一张照片,包括杨元庆、刘军在内的一行人十几年前去美国参观英特尔等公司,几人心情澎湃,发誓要让联想在十年内成为国际品牌。
不过,正是在刘军得心应手的PC领域,他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坎。
2006年联想收购IBM PC后,引入了戴尔前高管阿梅里奥出任CEO,以彻底实现国际化。但阿梅里奥对主管供应链的刘军不满意,后者被迫黯然下课,留职停薪,去了哈佛、斯坦福念EMBA。
柳传志后来就此事感慨:
“应该说刘军,人有缺点,但是一个非常全面的领导人。并购完成后,由于文化的碰撞,国际CEO未必认同他的能力,让他受到了冷落。向战略委员会汇报的时候,阿梅里奥给刘军打分数很低,我当时差点流眼泪了。”
2009年,外有金融危机,内有团队不和,联想2008-2009年财报很难看,一度跌出世界500强,柳传志坐不住了,重新就任董事长,杨元庆出任了CEO,阿梅里奥离职。
在复出后的控股年会上,柳传志回顾收购IBM PC之后的种种复杂,谈起了主人翁精神:“联想不需要职业经理人,有些人注定不会成为联想的核心高管,我们需要一个有主人翁精神的人。有一个人,是主人翁精神的模范,谁呢,刘军。”
此时,刘军已经回归联想。柳传志这番话,让他的“储君”名号在坊间传开。
2
错,一错再错
接手移动业务的头两年,刘军看似要重复PC时代的辉煌。
2011年,联想MIDH(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成立,由刘军负责。他从过去的PC团队挑了几位猛将,包括事业部负责人陈文晖、供应链负责人关伟、产品研发负责人常程,销售负责人冯幸、曾国章等等。
这支豪华团队很有干劲。有说法称,当时团队秘而未宣的目标是把移动业务独立出来上市。
但当时联想手机市场份额只有0.9%,花大价钱推出的一代乐phone铩羽而归,战略方向跟节奏上一片迷茫。
刘军上任后借鉴了当年做E电脑的思路,想用定价1000元的手机,在主流价格为2000元的市场上去拼一把。
效果还不错。花5个月开发上市的千元机A60成为联想的明星机型。
加上运营商渠道的红利,联想移动业务很快迎来短暂的幸福期——
2012年,联想智能手机出货量700万台,同比增长1070%,收入14.84亿美元。8月,联想智能手机实现13.1%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国内第二,相比一年前的第10名大幅提升。
2013年初,一个利好消息是移动出巨资补贴,要推广TD信号3G服务,联想低端机几乎卖断了货,由此也制造了联想手机当年的巅峰:销量2800万台,同比增长300%,收入30亿美元。
2013年4月,刘军春风得意地组织了一场三亚游艇之旅,受邀请人员包括销售骨干、业务线代表以及部分运营渠道合作伙伴。69岁的柳传志现身助兴。
但危机隐现。
这支豪华团队短板很明显:没什么做移动的经验,起初大家只是在复制PC时代的经验。而在刘军这份漂亮成绩单里,运营商渠道做了至少70%以上的贡献。
这是个危险的比例。2012年深秋,刘军跟团队在长白山旅行时定下一个目标:开放市场要占到整个联想手机业务的40%。
然而,到2013年年底,开放市场比例跌到了10%,甚至比刘军开会前的30%实际比例还要低。
这与刘军重用冯幸的决定脱不了干系。
冯幸的长处在传统运营商业务,在联想,他被看作是杨元庆的嫡系。
而冯幸向刘军汇报,刘军向杨元庆汇报。这就有点尴尬了。
刘军当时在联想地位显赫,2013年1月,杨元庆宣布将在4月把联想拆分为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前者包括联想电脑和原MIDH业务,由刘军负责。
他的二号人物位置由此确定。
此后,他行事更加求稳,团队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原本并行的两员大将冯幸、曾国章变成上下级汇报关系,负责开放市场的曾国章逐渐被边缘化,此前与京东合作效果还不错的互联网渠道,后来逐渐搁浅。
柳传志提出的管理三要素是业界经典: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可惜,他器重的刘军在MIDH交出的成绩并不合格。
队伍方面,重用冯幸之后,MIDH开始严重内斗。比如,曾国章曾经为开放市场规划一部TD手机,两方人马博弈之后,这款奔着3G做的手机,最后变成2G产品,自然销售不好库存严重。
彼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运营商大幅降低补贴;
曾经被MIDH团队嘲笑的搅局者小米,已经开始收获战果;
华为靠6.18毫米P6敲开了中高端市场,全球卖出400万台;
再往后,OPPO、VIVO在互联网公司的夹击之中奋起反抗,靠地面反击战重新回到国产手机第一阶梯。
只有联想在按兵不动。
战略方面,刘军的失误很严重。
移动业务开端的顺利表象,助长了他的骄傲自负。2012年秋天一场内部高管会议上,刘军喝着普洱茶口吐豪言:小米即使呼声很大也就几百万销量,肯定是联想的手下败将。
国际化业务的顺利也让他沉迷。离职后他曾经反省,自己当年太沉浸于国际化,反而忽略了国内战场。2013年前后,他带领的联想海外兵团有“蒙古骑兵”之称,在海外连连攻城掠地,漂亮的业绩稳固了刘军在公司的地位,也埋下隐患。
此外,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案也分走了刘军的部分精力。
2014年1月,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者的3500名员工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由刘军执掌。
但截至刘军离职时,联想花高价买回的这手好牌并没有发挥效力,回归国内的摩托罗拉新品发布后反响平平——被小米、华为、魅族一众国产品牌哄惯了的安卓用户,对安卓原生系统接受度并不高。
刘军慢慢意识到团队的问题。
从2014年年初开始,负责销售的冯幸、负责产品研发的陈文晖、负责供应链的关伟陆续被换掉。但此时,联想移动业务已经落后太多。
2015年5月28日,刘军如常出现在联想Tech World大会上,跟范冰冰亲密互动。
几天后,他突然宣布离职,卸下联想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以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出乎很多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3
回归,能改变什么?
刘军第一次离开时其实很愤懑。
在阿梅里奥宣布他离职去学习的当天,他马上买了张机票离开北京。他很委屈,“给我这么短的时间,供应链工作不可能见成效啊!”
柳传志很快打通了他的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北京,要邀请刘军跟父母一起吃饭。“接到老板的这个电话太开心了”,刘军回忆,在饭桌上,柳传志耐心向刘军父母解释:离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他。
那顿饭给刘军宽了心。
这次回归,似乎又有柳传志的身影。据悉,去年9月,柳传志约了杨元庆、刘军一起爬峨眉山,期间流露出希望刘军回归的想法。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类似声音也开始偶尔见诸媒体。
5月15日晚上11点,刘军在久不更新的微博上发出一张联想老照片,写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并@了杨元庆。后者很快回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副铁战友惺惺相惜的模样。
次日,消息公布,刘军回归,出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负责中国平台及中国区PCSD业务。其中,PCSD包括PC、手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和智能眼镜等业务。
但外界对此争议颇多。支持的人在期待刘军的下一步行动,这个被联想内部称为专门来打硬仗的人物,或许还有机会协助杨元庆,把陷入泥淖的联想重新拉起来。
更多的人在看空。
即使离开近2年,刘军身上的联想烙印还是太重了。他熟悉联想王国的游戏规则,甚至有机会将来掌握大权,但改变?身在其中的改变,往往是最难的。
联想现在的处境不太好。
尽管联想个人电脑销量从2013年以来就保持了全球第一,但IDC数据显示,其在今年一季度已经被惠普反超,滑落到第二。这是对联想业务根基发出的危险信号。
手机方面,刘军离职后,联想已经换过了陈旭东、乔健两任大将。成绩依然很糟糕。有媒体人评价:“做人力、行政起家的乔健都来做手机这样的具体业务线,联想这个岗位或许真的找不到得力人选了”。
现在,大家早就不再提“中华酷联”的说法了。有媒体统计数据发现,2015年,联想在中国还卖出了1500万台手机,到2016年,销量仅仅300万,不足前一年的零头,销量排行也滑到了10名开外。
受此影响,联想股价已经跌至近四年最低。
这些都是刘军要回来面对的烂摊子。
不仅如此,刘军更大的阻碍或许来自联想本身。这家33岁的科技公司已经老态龙钟,缠上一身繁冗官僚的大公司病。
与体制博弈,这不是刘军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如果联想大气候不从根本革新,他可能什么都做不了。
离开联想的这段时间,刘军曾经被记者问到,相比在联想的忙碌,喜欢现在的状态吗?
他回答:
“我这个人做事挺沉浸在里面,做事更多的事因为兴趣。沉浸在事业里面,跟能力很强的同事合作,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现在活得更自由一些。”
“联想是一个斯巴达方阵,我是方阵中的一员。虽然我的位置算是个统帅的位置。但大的方阵进军的方向、节奏都还是有统一的指挥。现在更自由、随意一些。这样一个阶段我觉得很好,不一样的体验。”
如今,刘军的gap时光已经结束,需要重新回到斯巴达方阵——联想的这个招牌路数,源于古希腊时期斯巴达人的作战方针,作战时士兵紧密团结,步调一致,形成一座移动的大山前行,碾碎敌人。阵型没有复杂变化和玄妙机关,依靠简单团结形成威慑力。
但这个阵型,只有在目标明确时才能发挥作用。这几年的联想,只在国际化这条路上走得很坚定。
时光回到1994年3月,清华毕业生刘军进入联想不到一年,柳传志前瞻性地成立了微机事业部,他警告公司的反对者:
“后面就是河,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我们必死无疑。”
现在,联想的斯巴达克方阵又一次站在了生死河边。迎面吹来的河风里弥漫着危险味道,刘军这次能渡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