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8年工作到现在,一共担任过七年班主任,这七年的班主任生活自然是有苦有乐,苦的是班主任工作繁杂无序,常常因为上传下达时间紧任务重,让我们疲于奔命,乐的是能够陪伴着一批又一批孩子走过花季,淌过雨季,看着他们从青春懵懂逐渐成长为一个个成熟的生命个体。不记得哪一位专家说过,一个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他的教师生命是不完整的。也不记得是哪位专家说过,一个班的孩子身上总是带着班主任的印记,我们称之为班级精神。回顾这么多年的班主任生活,如果有什么是我一直坚持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事,我想那一定就是幸福教育了。
我眼中的“幸福教育”包含以下两种内涵,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可以教授给学生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也就是教给学生能够幸福生活的能力。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也就是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传递幸福,让学生感受幸福。只有我们的教育生活始终能围绕这两方面展开,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会在走向社会时拥有一种让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同时也造就了个体的生命质量。学生怎样度过校园生活的日常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学校生活能否给他们幸福也会成为他们整个生活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我们至少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以下几种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与他人交往。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在社会中往往离不开和其他人的交往活动,在社会的交往活动中能够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是每一个人内心的需求。所以我们得教会孩子怎样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一直以李镇西老师的那句话作为班级精神的核心,那就是“做一个让人觉得幸福的人”。这是我每次接手新班级,都要给学生反复解释强调的一句话。怎样成为一个让人觉得幸福的人,他得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不自私。人的本性其实是自私的,但当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动物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自私自利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我们教会学生摆脱人性自私的束缚,使他们从偏执的自私自利中解脱出来,那我们的孩子就在人际交往中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所以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召开主题班会“我因为……而感到幸福”,在主题班会上,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点滴的感动,会在那一刻因为什么事情让自己觉得很幸福,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幸福真的是很简单,有的会因为跑步时同学的一句关心问候觉得幸福,有的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感到幸福,有的因为回到家后父母准备的可口饭菜而觉得幸福,有的因为父母相爱而觉得幸福,有的因为成绩进步让父母脸上有了笑容而感到幸福,有的因为解出了一道难题而觉得幸福,有的因为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感受到幸福。大多数的孩子的幸福其实都与别人对自己无私的帮助和爱有关,也有很多孩子认识到能够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也会让自己觉得幸福。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认识到想要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幸福感离不开一双时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的眼睛。更离不不开人与人相互的帮助,温暖和爱。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教会他们做一个不自私的人,会让他们再往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地认同感,从而增加他们生活的幸福感。
其次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应对突发状况时解决矛盾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中学时学业并不突出的孩子若干年后反而发展的更好,我们总是把他归因于这个孩子情商高。其实情商高的直接体现就是在面对突发的状况时,是迅速的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是让这件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我们发现有些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不管老师怎样批评教育他,他都用最有效的方法很快化解老师的怒气,而有些孩子则是被老师批评着批评着就跟老师吵了起来,一时冲动把一件小事搞得非常糟糕,自己都无法收场。而显然进入社会后第一种孩子更荣誉取得成功,因为他具备一种能力,就是在事情变得更糟糕之前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的能力。我经常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学做情绪的主人》、《怎样有效化解矛盾》等来教会孩子如何管控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被不良情绪支配,也会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有时刻意的训练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我对我的学生很严厉,除了信奉“严是爱,宽是害”之外,我也在一次次的严格要求中,锻炼孩子们解决矛盾的能力。我属于性格急躁,有时会很粗暴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观察那些孩子会在我生气或者将要生气时迅速找到处理问的办法,从而平息我的“怒气”,事后,我会和一些不能正确处理和老师之间矛盾的同学通过分析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从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慢慢的具备这种突发状况下机智的化解矛盾的能力。我认为这是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一定会需要的能力。
最后,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地帮助孩子增强抗压抗挫能力。当老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中间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有些孩子的病情甚至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造成造成一个孩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学校的,但我认为个人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强是主要因素。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需要我们首先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积极进取得班级风气,我们肯定都有过亲身体会,在一个积极进取,和谐有爱的班级里生活,有利于缓解学习造成的压力。经常举办一些有爱的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会让孩子们适当解压,而对班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课更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释放学习的压力。其次带领孩子们适当延长体育锻炼的时间,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学校要求每天大课间围绕环校路跑一圈,一共是1.3公里,每天跑完步,我都会随时抽学生陪我再跑一圈,很多孩子从需要我拉着才能跑下来到最后轻松跑两圈,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释放了压力,同时孩子们在不断地想要放弃和坚持中受挫能力。”当然锻炼学生抗压能力还有很多种方式,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我从教的十余年里,我始终坚信“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在中学阶段不仅要帮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帮助他们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美的境界,教会学生如何在今天的幸福中继续明天的幸福追寻。以一种高尚、文明、合理、幸福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得到深刻的转变,从而造就出快乐、健全、理智、幸福的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因为只有你是一个幸福的人,会生活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才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教育虽然从学生本身出发,但只有我们是昂扬的,乐观的,充满幸福感的,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我们的一言一行感受到积极乐观和幸福。而只有我们把幸福教育的理念贯彻在在每一天的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才会尽可能的拥有最广阔的精神自由、最充分的个性张扬、最丰富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幸福体验。在当然,要培养一个人幸福的能力,真情和爱永远是最好的礼物。在教育中,如果我们用心去营造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学生的幸福才会有切实的保障。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当我们以最纯朴、最敏锐、最真诚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学生也会以同样的纯朴和真诚对待以后生命中出现的重要他人,当我们可以向学生敞开心扉,以美的语言诗意地言说对他的欣赏、喜爱和鼓励时,学生会因为我们的欣赏喜爱和和路鼓励感受到幸福,当我们在面对学生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被给予极大的宽容和最大的信赖时,同样会教会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宽容;当我们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快愉、发现的惊奇、成长的快乐时,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又何止是职业的幸福感呢?
如果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也许我们和学生都会幸福多一点,抱怨少一点,爱多一点,冲突少一点。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与孩子一个幸福的青春时代,培养他们感知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我终身的信仰和方向,也希望和其他的教育者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