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腊月廿七,在永昌堡相遇画家王珠润先生。得先生欢心,赠我《月是故乡圆》图,这是年末最好的礼物之一。
回来读先生的画,扑面而来的是乡愁。画面有圆月,南飞的大雁,山麓下的山庄。是“寂寞的月亮,温暖的家乡。”
画里有一个望乡的人,他可能在途中,可能是在山的一角,可能在海之角,可能月下期盼游子回归的人……是的。画面每点笔墨都落在乡愁,游子的乡愁融入了笔墨。
《禅林僧宝传》记载一段文益与其老师地藏桂琛的一段对话。
业已成行,琛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此石在心内,在心外?”益曰:“在心内。”琛笑曰:“行脚人著甚来由,安快石在心头耶?”益无以对之,乃俱求决择。这句话的核心是“人从对象性的窠臼中走出来,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与山红涧碧相游戏。”有评论家说:“人融入了世界,没有了人决策世界的角色,一切自有兴现,物获得了意义,物变成非’物’,人与物的能所关系随之解体。”
王先生在《月是故乡圆》画中追求至静至深,动态中至深的永恒。
唐代诗人钱起《送征雁》: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乡愁是永恒的主题。诗人以文字的音乐美,构建一副乡愁图,而王先生用线条之美,写出了夜色下,孤独的人,思念着温暖的故乡。在王先生笔下,永恒不是抽象绝对的精神,而是永恒的生命安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