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木心,怅怅然的总觉得有所失。真像老先生所说的人生如梦人生似戏怕是从前的感叹了,现在的生活太不如梦,远不似戏。敷衍得来的尽力敷衍,敷衍不来了就此绕过。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一些事情让你力不从心,一些事情让你无暇对付;一些事情心之神往,待真要去做时又悻悻然的放下,一些事情已经让人觉得索然寡味却还得木木然的对付着,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忙忙碌碌的,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惨惨淡淡的。还有什么逸致闲情去究精致附风雅。文化娱乐都是快餐式的,粗制滥造,哗众取宠,跟着乐一乐就罢了,万不可推敲,更不敢回味。咀嚼起来是连渣子都没有的空。
或许人对自己的麻木始源于明知自己已变却也能讷然的接受。富有生机的身体慢慢变得迟钝,鲜活心灵也被涂上了一层层厚厚的蜡。英雄易老,美人迟暮是自然之道呵,又能怎么办呢。男友喜欢遥想从前种种,有时忍不住诘问道“为何你变了,不想从前那么爱了”。我却也能坦然“从前很爱你,是因为爱上了爱情本身,现在不够爱,是因为已经不会虔诚认真的生活了。”自己也懒得细究了。是”道阻且右“路程终令人疲软丧失了斗志,还是”宛在水中沚“的伊人根本是海市蜃楼,子虚乌有,于是清醒了,不再有所希冀了。友人曾吐露说“我已不想吟风弄月,就找个人结婚吧”。呵呵,看来这样的人也不是只有我一个。我们已经学会了以看破红尘的练达,洒脱的对付生活。只是偶然回味起“俱怀逸兴壮思飞”的年少时光,想到曾也恭恭敬敬的希望过,殷殷切切的追求过,不禁有点潸潸然,到底是意难平。
几天前无意看到一则资讯说陈凯歌导演历时6年斥资9亿为拍《妖猫传》建了座城,在城里种了2万颗树,用6年的时间等待他们茁壮。咦,斗士还是有的嘛,还是有人愿意为所爱的东西付出心血于时间。”老骥伏枥“啊,大概陈导不喜欢这个词,他说我并不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虽后有辟谣说,拍摄电影只花了2.5亿,城是襄阳政府投资的,借助电影扬个名,现已是公开售票的旅游景点。陈导说”没有这个城,2.5亿是拍不了的“。总是该去看看的。
这周去看电影是我与男友一拍即合的事。看什么呢?他心念《芳华》我则坚持要去看看陈导的诚心。“给个说服我的理由吧”,他说。“抛开故事情节不谈,据说这部电影是绝对视觉盛宴,每一帧都是艺术,每一个镜头都精雕细琢,经得起任何推敲。金碧辉煌的宫殿,栩栩如生的壁画,我们去感受下大唐的风华绝代吧“。话虽是这么说,而我真正想看的话还是大唐的风流倜傥吧,回旋在脑海里的是白龙的执拗,只是怕一两句话概括不清弄巧成拙,捡下现成的话来说。
进到了电影院,坐定观影。银幕里的画面真是美轮美奂,唐宫也确实富丽堂皇。只可惜鄙人不会写诗,不然一定要挥毫落纸,来个有诗为证。又可惜鄙人不是色彩家画师不能精准的刻画唐朝美的灵魂所在,更不是史学家,建筑师不能就唐朝或唐宫高谈阔论一番。既不善就不敢自曝其短,只能乐陶陶道,陈导的艺术审美还能有差!
但要说起大唐风流,既是风流之事, 随意妄言应该是可以原谅的。第一要说的就是张榕容的杨贵妃。此贵妃美则美矣,却不像个东方女子,难以担负起大唐的风姿绰约意象,所幸这贵妃不俗不媚不呆不滞,总的来说此恨绵绵美中不足吧。第二点却是一定要说的,妖猫复仇的篇幅太长,惊悚悬疑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暗黑系的感官刺激如果能多让位给“极乐之宴”我定要十分感激了。毕竟“极乐之宴”居然少了杨贵妃的舞,这个罪责是要让复仇的妖猫来背的。李隆基极通音律,杨玉环颇善舞蹈;相传三郎与贵妃常带着梨园子弟一众艺术大家,羯鼓琵琶,日日谩舞凝丝。“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三郎与贵妃可不光是缠绵悱恻的鸳鸯,更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极乐之宴上却没有这样极致的乐舞,还不是是又一大憾事。木心老先生在回忆起童年说,小的时候家教甚严,许多书都被列为禁书,唐诗宋词也是不让看的,家塾先生说那“丧志的呢”。不过个人不管是心在庙堂还是志在丰草,总是个人的事顶多影响一个家族的命运,但是耽溺于艺术又割舍不了皇权的帝王却能带来整个国家的动荡,这能叹道这个艺术家唐玄宗啊。
兴致正好,免不了要再胡言烂语一番。看那李白倚卧在金色的雕塑下,旁边就是硕大的酒池。半酣自恣,醉舞诗狂,挥毫即来“云想衣裳花想容”献与美人,贵妃赞道”大唐的风流正是因为有你”。这酒兴诗兴还有美人的雅兴自然是大唐的风流所在。只不过这种“斗酒十千恣欢谑”雍容奢华的豪兴不是人人所能企及的,大唐的风流还在于白居易当了又当的旧袍子;在于李白用了换美酒的五花马千金裘的随性;在于文人墨客的山林之乐,引清流急湍为流畅曲水,以觞咏畅叙幽情代丝竹管弦之盛的逸兴云飞。极乐之宴上虽少了杨贵妃的舞,而唐天子掌鼙鼓,安禄山跳胡旋舞,却也能安抚我心,叫人大呼畅快。面对来势汹汹有所图谋的叛贼,唐玄宗仍能琴瑟在御,与之共舞,大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魄,“顾日影而索琴”的风骨。大唐的风流更在于这种铮铮的倜傥。
只是可惜了,万丈豪情常常容易被的懦弱恐惧打败。安禄山果真发起叛变之时,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惊慌失措弃城而逃。马嵬兵变,唐玄宗无奈赐死爱妃。说唐玄宗保全自身也好,顾全大局也罢,危境中真情与尊严难免被牺牲掉的,山盟海誓成了过眼云烟。或许本就没有什么拳拳之心,只不过是太平盛世的逢场作戏。这样的爱情又有什么值得歌颂的,难怪白龙痛恨,化作猫妖;乐天癫狂,担心文章有假。晚生了三十年,白居易没有机缘目睹贵妃的惊为天人的美,写不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神来之笔,而自己写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也有虚伪的嫌疑,如何不惆怅。
陈导说,他向来是最关心女子与少年的。女子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陈导的杨贵妃亦是如此,明知尸解大法是假的,生还的希望是渺茫的,明知这只不过是唐玄宗给赐死裹了层漂亮的衣服,却也能安然留下一缕头发赠与唐玄宗,默许这样的骗局。这样沉静的赴死于虚伪的花招构成了一种悲壮婉约的缠绵。这样的杨贵妃是对的住“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赞的。人人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少年的勇猛是无知所以无畏。不由得又想起陈导说自己还没有老,大概是他的少年时期很长吧,而我的少年时期应该早已过去了吧,所以凡事都是怯怯的。看到影片中白龙为杨贵妃遗体的雪肤花貌,不惜以身引蛊,虽死不辞;后又因放心不下杨贵妃,将自己的灵魂附于猫身,不愿超生。这种不计后果的追求,执着不懈的守护,还是令我赧颜羞愧的。成年人多计较,况且勇气也不是人人可以艳羡得来的,既是是少年也不一定可得。年长的人多宽容,处事中庸。所以相信白居易的“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是真的,我也是信的,只是帝王的终究是薄弱了些,不及少年的奋不顾身,
我喜欢把一些事归究于缘分,感觉这样生活就会一份诗意与浪漫。就这几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痴狂”,霎时心胸豁然开朗,是了,就是这意思。一直以来,我都很想恋高中的时光,怀念高中的女友。终于明了我留念其实是那时一种“丹心照玉壶”的心态吧。年少的心总是希望发生一点什么打破平静的生活,好让自己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一片赤诚以及决然为友谊赴汤蹈火的意愿与勇气。那时候的生活是多么轻快明亮的小调啊,我们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仿佛旁若无人,弯下腰来即敢大声的嘶喊。友人说黄轩演技浮夸,我却很是欣赏,这不就是沉浸在创作中,追求美的一种疯魔状态嘛。不管是乐天为诗的颠狂还是李白醉酒的疏狂,这种狂不就是一种至情至性坦荡,一种审美上的极乐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