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要经过不断明悟,不是不出声就是静,而是心静,心静的时候,你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哪些事情该坚持,哪些事情该丢弃。
心静了,你就会清楚了解自己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高科技的社会人们太浮躁,心都静不下来好好的看懂一本书,心静的人看书能在书中看到独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静是需要不停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
如何习静呢?在要求放松全身肌肉的同时,用笔写下心中杂念清空脑里所有想法,排除杂练,然后开始集中意识达到“入静”的境地,不为外境的语言或一切事物所困扰。
习静环境随心而转,或入山林中,麻竹青翠入眼心安,进入山林之中,除了吸取新鲜空气之外,也是为了静,听一片绿叶随轻风摇摆的声音,放眼绿草青山让心渐渐放空,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心静心安亦是静。
或入溪流岸边,流水清澈见底,小石子五光十色形状各异显得灵气十足,也有看起来蠢萌蠢萌贝壳儿,小鱼儿边歌边舞戏耍,听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怪不得,七秒后它们就跑散了,看它们美好心亦静。静看水流向远方,落叶也随流水行至远方,它从未去过的远方体验大好河山的不同,心奇妙的安静亦是静。当然坐而不动,还是静。
或静居于室,清心静坐,那么放柔和的音乐或轻音乐能不能算居住环境安静呢,我个人觉得轻音乐能抚慰我那颗纷乱的心,让我的心渐渐宁静,那么于我来说,它亦属于安静的环境。或入花园,也许是我个人的喜好,独自静观花开花落时,蔬菜亦释放它独有的清香,菜花亦有它淡淡的芬香,也令我异常平静安心。
就如前些年无论如何都安静不下来,手机看书更是无法安静,反正因为手机上弹出各种热点新闻奇事,弄的心更浮躁难安。后来,买来纸质书,无论有没有人吵我,只要闻着书香味,看着书里静谧飘逸的文字,心就渐渐处于宁静的环境中而无我的境界很是奇妙,因为这发现,所以我又渐渐的开始买纸质书看书了。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不谙人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世界万物百态,才能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家里安静得只有自己翻书的声音,心跳的声音 呼吸的声音。有妈妈煮的饭菜的味道,也有我写字笔墨的味道,有洗衣服肥皂的味道,这些动态中存在着心灵里面的静,你体会到了吗?或者你体会到这种心灵的归属感了吗?花园里有风吹,有雨淋,有昆虫振翅声,有鸟叫声,有蝉鸣声,有树叶摩挲声,还有淡淡的花香味,泥土味,树木味,是万物融为一体接受自然洗礼的宁静。
希望我们不要在网络游戏的这个过程中迷失自己,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而要习惯在宁静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安静中提升自己的气质和修养,愿你在人间这大染缸里寻到宁静的心安处
我有时会选择性的屏蔽别人的想法,我有自己的思考和目标,现在这样一个高科技横行的时代,网络上无奇不有,喷子习惯性的扰浑一池水,扰得别人的私生活一团糟,更弄得网络乌烟瘴气,很少再宁静雅致的地方了。
对我而言静,就是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专注于当下,一个茶几一杯花茶一本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写写读后感,是很美妙的事。很多事情欲速则不达,我习惯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向前走,收获是慢点,但很享受这种宁静而又忙碌的过程。
家里的静是日常生活中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山林里的静是带有神秘色彩让人忍不住向前探索的朦胧感和自然美感。
家里的静与山林的静是不同的,一个是冷色静,一个是暖色静。一个人间烟火气,一个曲径通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