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很少读书了。拿到大学毕业证时长出一口气——再也不用读书了,出了校门踏入社会,没有了老师的看管和考试的困扰,十几年的寒窗苦总算到头,终于“自由”了。及至到单位上班,所干工作和所学专业没有很紧密的联系,上班时间忙于工作,下班疯玩,读书成了我人生中越来越远的历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琐碎,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的压力等能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一切事物,都纷至沓来,疲于应付,焦头烂额,更是没有闲暇坐下来看书。偶有空闲,梳理思想时,多次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期间,有同事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小有进步;有同学在上班的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再次去深造;有校友边工作边学习,考上会计师……为什么人家都有时间看书学习,而自己却没有时间学习?短暂的激动之后,又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日子,如同行死走肉,浑浑噩噩。
随着工作变动,形势逼人需要读书学习的同时,也深感到自己和同行的巨大差距,很后悔以前的二十多年是在“混日子”,觉得再不学习真的啥都不会,真的要成为“憨子”了,再也不能糟蹋时间,浪费生命了。心想着,只要读书,即使啥也记不住,最少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吧。更何况还不到痴呆憨傻脑子不转圈的年龄,总不会一点也记不住。先行动起来再说,于是在2018年9月份买了卢志文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一书,准备看书学习。10月份,在去北京参加《第二届未来大会》的高铁上看了三四十页,而后又强迫自己看了几十页,因惰性和懒散,书虽常在案边床头,始终没有翻阅,闲暇的时间总被电视和手机占据,偶尔想起看书,总拿工作忙,事情多,朋友约为借口,来给自己开脱,为自己不看书找自欺欺人的理由。
因为新教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因为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憧憬,早已熄灭的激情被重新点燃,这次一定要读书学习,一定挤出学习看书的时间。
当看到“洛阳新教育工作群”中汝阳上店王金标老师的《心向往之 久必达之》一文中,我们的陈市长每天工作12小时仍坚持每天5:00起床读书,有时因工作原因不能读书时就听书。陈市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一直坚持的这份执着和虔诚不仅令作者动容,更令我感动。
在孟津“新教育工作”群中,经常看到临近子夜时分马局长发的关于新教育的精辟点评,会议上对“讲、懂、会、通”的深入分析,对“六个下功夫”、“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精准解读,对《礼记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细致讲解,以及会议上马局长高屋建瓴的讲话,无不透着学习的勤奋和读书的执着,无不是投入时间和努力付出的结果。
想到许局长在多次会议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言简意赅的讲话,像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娓娓道来,入脑入心。以及早上、晚上和周末经常在新教育群里推荐转发的精神大餐,更是挤时间读书思考的结果。
市长和局长们一直在践行着“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读书学习思考,我更没有理由为不读书找借口了,我更得有大把的时间来“充电”。
从正月十五到现在的20天里,我利用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强迫自己远离电视和手机,拿起书,先后读了卢志文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和朱永新的《新教育》两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读到47条,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也看了三分之一。
寒假开学到现在,上班之余,不再捧着手机,不再抱着电视,不再贪恋沙发,不再呼朋唤友,除了在家做做家务,回去看看父母,更多的是坐在书桌前,捧一卷诗书,闻一页墨香,品一杯香茗,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读传世名篇,感古人情怀,品传统精华,听大师教诲,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让头脑丰富充实,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洗礼。
我说不上来读书究竟能带来多么大的好处,但我真切的感受到浮躁的心平静了,抱怨消失了,生活充实了,心态积极了,阳光也明媚了,与此同时,家里抢遥控器争着看电视的喧嚣现象不知道啥时候没有了,孩子也自觉地远离了手机和电视,开始读书学习了。
这是不是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越来越近了?!
在人生的征途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同时,多读读书,静心地给自己一个灵魂修炼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