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会去回忆自己刚做班主任时候的一些事情。
刚做班主任时,我所带的班级教室的门上还没有小窗户,我会在很多的不上课的时间踩着小板凳站在楼道里,为什么呢?因为楼道里有一个窗户可以看到教室里的情形,我就那样站着,有时候一站就是半个小时。
刚做班主任时,特别容易生气,有孩子迟到要生气,孩子们上课说话要生气,不交作业要生气,打扫不干净还要生气。一天中有太多让自己生气的瞬间,每次都是怒气冲冲的那种。
刚做班主任时,事事都要亲历亲为,好像对谁都不放心,对班级的什么事情都要再三叮咛。恨不得把每个孩子都绑在自己的周围,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安。
所以,现在的我时常觉得我的那一届学生肯定有很多喘不过气来的瞬间。可是,那个时候我觉得这就是爱,一个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最负责任的爱。
爱难永恒,所以,我终究还是“变心”了!
今年再次代班的时候,我给了孩子们另一种班主任的爱——放手的爱。
以前一直觉得放手会让自己作为班主任的价值丧失,“示弱”会让自己作为班主任的威信扫地。好像只有只有把这些莫须有的班主任权力紧紧地攥在手里,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强大。“累并快乐着”像是安慰自己的语言,也像是鼓励自己的口号。“累”是真累,“快乐”却有些五味杂陈。
那么,何不放手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开始了这样的尝试。我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的班级里,我不是主角,只是他们的辅助者,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班级,要靠他们自己创造。我告诉孩子们,我作为班主任的底气来源于他们,因为他们的行动我可能“灰头土脸”,也可能“耀武扬威”。我告诉孩子们,我只有一个脑袋的点子,而他们的点子加起来有无限种可能。我甚至有点违心地告诉他们,属于他们的高中只有这一次,但我不一样——“铁打的班主任,流水的兵”,我还有下一届,下下一届,所以,对于班级,他们才更应该珍惜。
但学着放手还是让我有诸多的忐忑,我甚至暗暗地想我该怎样去不动声色地帮助他们,不曾想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所有。
周日晚上,他们自己独立组织的班会让我大吃一惊。有讲解人,男生女生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有课件,文字、图片、视频一样不少;有互动,不是枯燥的我读你听。没有扭扭捏捏,胸有成足地走上讲台;没有互相推脱,分工明确也清晰;没有内讧,所有人都尽力参与其中。他们在班会前问我的所有问题,我都忍着担心,告诉他们:“你们自己商量解决,我只负责观看!”结果,我真的观看到了一次精心组织后的班会。
晚自习后不久,路过教室门口,教室里空无一人,但门却没有锁上,我透过走廊里的窗户望向操场,操场的篮球架下满是挥汗如雨的小伙子们。也许打完篮球会有人关门吧,我在心里和自己说。终归有些不放心,准备去操场找负责锁门的同学安顿一声,走到操场边我自己却反悔了。如果没有锁,就让他们承担一下自然后果吧。既然放手就要忍住煎熬,于是我转身离开。结果,一夜安宁。我庆幸自己没有啰啰嗦嗦,给了孩子们自己去承担的机会。
课后,负责收取资料的同学走进办公室交资料。我抬头告诉她:“你的审核就是我的审核,你要现在交回吗?”她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办公室。放学走过教室,教室里的人寥寥无几,我看见这个孩子正在自己的位子上仔细地、一张一张地翻着这些资料。我笑着也跳着离开了,脑海中浮现出刚刚有学生过来问我资料的格式时,我只给了一句话:“***审核通过就可以了!”的情形。看来我放手给了她权力,也让她学会了慎重地去承担这份责任。
对于班主任来说,唠叨是爱,严厉是爱,生气是爱,有时候斥责也是爱。爱得形式多种多样,唯独放手让我爱得心惊胆战。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作为班主任,这是煎熬的爱,也是真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