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时接触了python,语法简单,加上我有编程的底子,很快就上手了,平时用来做一些数据处理、文件处理的事情,陆陆续续针对自己的工作场景编写了一些代码,也算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之后因为工作较忙,没有再深入的研究,最近一段时间有空了,翻了翻之前写的代码,才发现很多杂乱无章的东西、缺乏归纳整理,没有形成自己的代码库,并没有真正将效率发挥到极致。正确的做法是将常用的功能抽取为公共工具,即用即取,减少重复开放,持续的积累代码库后,量变会形成质变,工作效率会更进一步提高。
仔细想想,平时自己虽然有利用碎片的时间学习、收集一些资料的好习惯,但仅仅停留在收集层面,收集后就丢到日记APP中再也不看,并没有将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只是在做无用功。
互联网成功学总是在讲碎片时间,实际上碎片时间对大多数人是不实用的,碎片时间学习的知识也是零碎的、瞬时记忆的,最终并不能形成知识有效转化。
知识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阅读-总结-实践-转化-阅读-总结....,周而复始才能有收获。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互联网快餐时代,更需要守住诱惑,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