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中九年级的班主任,我观察到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开始放任自流,彻底不学习课上睡觉,看课外书,课下打闹,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不想学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我学不会。学不会背后的原因都有哪些,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我们必须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学生在哪种情况下会说我不会呢?
第一是那些真正学不会天字不加的同学成绩不出色,这在人群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不能苛责他们的成绩,提出太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接受现实,需要发展其他的能力,提高他在班内的存在感和自信心。
第二,那些有能力学却不想学,用来逃避惩罚,给自己找理由借口思想行为懒惰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作为他任何一次逃避学习的行动措施,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三是那些因为身体,生病,请假,家庭,情绪,叛逆,态度不端正,行为习惯不好,导致成绩下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失败,严重的自我效能感缺失,犹如一直用细绳拴住了大象,丝毫没有想摆脱现状,重新学习动力的一群人。
而本文重点想看到的是,第三类同学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人生下来都是非常好奇的,对这个世界方方面面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这也是人类发展最原始的动力,为什么到后来学生就没有探索学习的欲望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当孩子一次次对失意的探索得到的都是负面的反馈,就已知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作为教师和学校,除了在学习上多关注外,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形成正面的自我评价,营造一个我很好我有能力的感觉,在班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现在面临最可怕的处境莫过于因为学习上的失败,因为整个教育体系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影响,压抑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这种自暴自弃被压抑的性格,以至于学生丧失对各方面的热情,活生生的人成为僵化的木头人。他们淡漠的眼神,麻木的脸庞看起来让人心痛。
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能够在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去尝试去探索一些新的东西。我认为核心应该放在围绕如何解决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的问题。他们的经历让他们认为自己肯定学不会,学了也学不会,从而发展在思想上懒惰放弃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简单的以成绩评价学生的体系,尽可能地从多维度展现学生的特长优势和兴趣点,以点带面,从其他方面进行引导,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分为语言,逻辑,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八大类,这给我们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也使得更加立体和全面。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一些活动,将其转化为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语言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主持人大赛,写作大赛,我是演说家,我是复读者,字体大赛,朗读大赛,板报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逻辑是指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兴趣的逻辑题,举办一些象棋比赛,围棋比赛等这样脑力的活动。
三空间是是指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可以举办画画,拼图,设计等活动。
四肢体动作是指善于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运动会,舞蹈,手艺人大比拼来激发学生的能力。
五音乐智能主要是指人民为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可以举办一些歌唱大赛,我是小歌手等活动。
六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的理解别人及其关系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际联系等4方面。在选拔任用班干部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这几方面放大他们的能力。
七内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的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特长,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规划,能够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长处。班里的很多事情可以参考这类的意见,应该会有很深的认识。
八自然探索是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的能力。对于班的一些兴趣比较广泛可以让其对自己的领域做一些专业的分享。
人在成长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会犯很多错误,正是这些错误让他们开始反思,学会了成长,认识到了自己。
给学生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的去呵护培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让他们在这样一个群体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我想学不会应该会从他们的世界中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