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姐姐家,面对她家的两个儿子,大的6岁,小的2岁。
两个小孩子的行为截然不同。
从大儿子身上,几乎看不到一点良善的特质;人从来都是只能看到他人身上的污点或者缺点,却看不到自己脖子后面有多黑。
姐姐让大儿子记录家庭成员中,每天说脏话的频次,然后进行扣分,当然包括他本人自己;
执行下来,结果显而易见,大儿子只会扣别人的分,并且扣多少分完全他自己说了算,全然不顾已经讲好的规则。这就是孩子学习的方式,永远在试探大人们或者世界的底线。只要不触及底线,那么会持续地试探。
所谓的理性,所谓地恭良温捡让,不过是后天培养的。所以说,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刻都松懈不得。
小儿子行为就简单的很多,一直关注新奇的人,新奇的事;极喜欢听大人间对话,这也许就是他们学习母语的过程。很多书上都说,学习语言是有窗口期的,错过了就只能错过了。之后的习得,总会带有一些口音,且效率极慢。
从这个角度讲,20岁和40岁学习英语,在效果和效率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的人觉得不同,要么是幻觉,要么是借口。
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难题;有人说,对于教育的投资是收益比最低的一项投资。我有点认同。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我们,会不甘心。军备竞赛就此形成,无解。
我有些理解很多经济学家或者社会学家,对于国家人口衰退的忧虑。人,就是那么神奇;日子越苦,生的越多;日子越好,生的越少。国家虽然不同,趋势却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