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七国之乱

17、七国之乱

作者: 历史学者唐不闻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08:36 被阅读0次

    深思熟虑、打定起兵造反主意之后,吴王刘濞派中大夫应高立即前往胶西国,游说胶西王刘卬。

    即使富强如吴,单靠一个诸侯国的力量,是难以和现在的汉朝廷抗衡的。更何况,周边的诸侯王国意图未明,到时自己贸然发兵,可能走不了多远,连汉兵的面都见不到,就被诸侯王们给收拾了。

    所以,要极力争取同盟,发动他们加入一起加入叛乱集团。

    首选胶西王刘卬的原因是,他本身的性格英勇好战,加上之前刚刚因为卖爵的事情被削去六县,正在抱怨的情绪头上,最容易被说服。

    应高见到胶西王,道:“如今,皇上任用佞臣,听信谗言,不断侵削诸侯之地,日以继夜,变本加厉。鄙国吴王,身患重疾,二十多年不能入朝,常常担心被朝廷责罚,日夜忧虑,寝食不安。现在听说大王也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削地,臣担心朝廷往后,就不仅仅是削地这么简单了。”

    胶西王一听,深有同感,叹道:“的确如此啊,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应高顺势道:“吴王和大王心同此忧,因此愿意顺应天道,不顾衰老,起兵为天下除患,不知大王可也有此意?”

    胶西王骇得张口结舌:“这是什么话!主上即使再严厉,为臣子的只有死忠的份儿,焉能背叛?”

    应高见胶西王如此反应,话锋一转道:“御史大夫晁错,蛊惑天子,迫害诸侯,天下无不有背叛之意。何况近来彗星经天,蝗虫四起,黎民愁苦,嗷嗷待救,这正是圣人顺势而起的百年难遇之良机。吴王愿举诛晁错之义旗,和大王一起拯救天下苍生。现在就等大王一句承诺,只要大王点头,吴王立刻率吴楚两国先攻取函谷关,然后坐守荥阳、敖仓之粮,西拒汉兵。大王率大军随后而至,则天下可定,到时吴王和大王分而治之,岂不是一桩美事?”

    胶西王本就对景帝抱有不满,之前的话,不过是不知应高实情,未敢轻易表露心声。见吴王果有起兵之意,当下就点头应允。

    吴王听应高回报,仍觉不妥,又亲自到胶西,和刘卬细细商定计划详情。

    胶西群臣听说要起兵叛汉,纷纷劝谏:“诸侯之地,和汉朝廷相比,不到十分之二,实力悬殊。何况以死冒险,让王太后担忧,也非为子之道。如今侍奉一个天子,已经不易。假如真如吴王计划,大王和他分天下而治,两主纷争,只怕更是永无宁日,后患无穷。”

    胶西王年少好战,此时已做起了当天子的美梦,哪里还听得进反对意见,不顾劝阻,派出使者前往齐国、淄川国、胶东国、济南国游说。这些诸侯国王和胶西王都是亲兄弟,当即全部应允下来,答应届时共同起兵。

    吴王刘濞又说服同被削地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只等时机一到,东南北三面,对汉朝廷发起三路攻势,令其手忙脚乱,无从招架。

    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只等那根导火索被点燃。

    景帝三年正月,一封削去会稽、豫章两郡的诏书发至吴国,相当于削去了一半的面积。

    吴王大怒,当然也早就预料到这一结果,当即动员全国士兵,动员令称:“寡人今以六十二岁之躯,亲自领兵。幼子虽年方十四,也必须身先士卒,不落人后。吴国百姓年龄上和寡人相同、下和寡人幼子相同者,当一齐为国效力!”

    “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汉书 荆燕吴传》

    吴国征集了二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度过淮水,和楚国合军。又出使南方的闽、东越等族,希望他们紧随其后,作为支援。

    同时,吴王刘濞发使前往各个约定的诸侯国,送上书信,督促起兵。

    信中,吴王为了给诸侯王们鼓劲加油、坚定信心,十分张扬地夸耀了自己的兵力和财富,称可具精兵五十万,又可从南越国借兵三十万;又称自己在全天下处处都有财富,保管大家用都用不完,有需要的可以随时奉送;又以盟主自居,承诺斩捕大将者,赏赐五千斤铜,封万户侯,其他依次递减。

    “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汉书 荆燕吴传》

    即使有夸张的口气,也足见吴国的富饶确实领先各国。

    首当吴楚联军其冲的,是梁国。梁王刘武是景帝的亲弟弟。首战不利,被叛军杀数万人。再战,又败两军。

    梁王大恐,决意城守,遣使请景帝派兵救援。

    南方战场陷入吴楚联军围攻,梁王刘武坚守的局势。

    东方战场则发生了一点点小意外,齐地除城阳国外,其余六国诸王本来都是亲兄弟,答应一起起兵。但济北王突然被郎中令劫持,不准其发兵。而齐王则临阵反悔,决定自守。剩余的胶西、胶东、济南、淄川四国感觉遭到背叛,怒而围攻齐国的首都临淄。

    东方瞬间变成了窝里斗。

    再看北方的赵国,赵王倒是发兵了,驻扎在国境的最西面,打算等吴楚的消息一起进击。他没有立刻发起攻势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正在出使匈奴,希望借助匈奴的力量取得更大优势。

    因此,北方暂时是一个静观其变的局面。

    东南北三面,并没有像吴王刘濞预想的那样,势如破竹,移檄而定。

    看上去唯一比较有希望的,就是南方的吴楚联军。只要保持强大的围攻之势,梁国早晚是囊中之物。而梁国一下,长安就唾手可得。

    此时的长安城里,景帝不免有些慌乱。

    吴国反,他是有预料的。但他想不到竟一下子反了七国,三面受敌。

    各方都在告急,遣使来求朝廷发兵支援。于是景帝选择了两名老成持重的高帝时的将军,郦寄前往北方战场平定赵国,栾布前往东方战场平定齐地,又任外戚窦婴为大将军,驻扎在荥阳同时监视齐赵两地的战况。

    这两地的形势其实还在掌握,真正的难题是吴楚联军,这一路兵力攻势凶猛,实力强劲,是乱军的主力。

    该派谁去解南方之困呢?

    恍惚间,景帝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对了,就是他。

    父亲谆谆之言应该不会有错,此刻正是需要用到他的缓急时刻。

    景帝立刻拜周亚夫为太尉,这是掌管全国兵力的最高军事长官,又委派给他三十六位将军,迅速向围攻梁国的吴楚联军进发。

    各路军队都已上路,而景帝仍然觉得不太安心。

    倒是晁错一开始觉得有点沾沾自喜,因为又找到了攻击死对头袁盎的理由。他说:“袁盎当初接受贿赂,故意为吴王掩饰,如今吴王果然造反,袁盎一定知道他的计划,应当仔细盘问他。”

    朝中大臣都不置可否,认为吴王都已经出兵了,还盘问什么计划不计划的呢,同时有人悄悄地走漏了风声给袁盎。

    袁盎既恨又怕,委托大将军窦婴向景帝致意,称可以解释吴王为什么起兵谋反,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景帝此时,只嫌建议太少,立刻召见袁盎。

    袁盎觐见景帝时,晁错恰好也正在场商议军事。

    晁错坚持让景帝亲征,景帝忍不住问:“那你呢?”

    晁错道:“臣为陛下守卫长安。”

    景帝一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瞪大眼睛看了他好久。是你的削吴建议给我惹出这么大麻烦,现在还让我上前线拼命,你自己在后方安稳过日子?

    晁错又建议,把临淮郡的徐、僮两县送给吴王,或许可以让吴国停止攻势。

    景帝再次感到震惊。是你说要削地,现在看叛军势头猛,又要倒贴送地?

    见袁盎进来,景帝转头问道:“公怎么看吴楚之反?”

    袁盎从容道:“依臣看,不足为患。”

    景帝愠道:“吴王富甲天下,招诱豪杰,以这个年纪起兵造反,一定是计划周详才行事的。怎么可以说不足为患呢?”

    袁盎道:“吴国假如真的招揽的是豪杰,一定会好好辅助吴王劝其不要反。正是因为他招揽的不是豪杰,只是无赖,才行谋逆之事。一群无赖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呢。”

    晁错听了,也点点头道:“他说的有道理。”

    “盎策之善。”——《资治通鉴 卷十六 汉纪八》

    这句话从晁错嘴里说出来,太不容易了。也充分说明晁错面对七国之乱,心里其实也已慌乱,他只是想好了削藩的策略,却没有计划好应变之谋。

    景帝没有搭理晁错,继续问袁盎道:“那公有何妙计?”

    袁盎卖了个关子道:“请陛下遣退左右。”

    景帝略一示意,身边左右侍从识趣地退下了,只有晁错还楞楞地坐在那里。

    袁盎见状又道:“臣接下来所说的话,人臣不宜听。”

    晁错这才起身出门,脸色又惭又恨。

    景帝道:“公现在可放心说了。”

    袁盎不紧不慢道:“陛下,吴楚等诸侯国互相致意,称各国封疆,都是高皇帝所分封,如今贼臣晁错擅自谪罚诸侯,削夺土地,因此才斗胆起兵。吴王等人意图,并非谋逆,只是希望陛下能诛杀贼臣晁错,以谢天下,然后把削夺的土地还给诸侯,自然就罢兵而去了。”

    景帝听完,沉默了很久,大约是在计算得失。

    许久,他才恍然若失道:“假如真的如此,我也不会顾惜一人而辜负天下。”

    袁盎担心景帝心中仍有犹豫,又道:“臣的计策便是如此,请陛下仔细考虑。”

    这一对人,你找机会杀我,我找机会杀你,果然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十几日后,在景帝授意下,丞相、中尉、廷尉共同上书弹劾晁错,称其大逆无道,罪当腰斩,夷灭三族。

    景帝批示:同意。

    紧接着,中尉传景帝旨意,称景帝让晁错巡视东市。晁错认认真真穿好朝衣,上得车,往东市而去。到得市中,被不明就里的按住,当场处死。

    “上令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制曰:‘可。’错殊不知。壬子,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服斩东市。”——《资治通鉴 卷十六 汉纪八》

    这段原文,读来颇令人感慨。特别是“上令”、“上使”等,都体现出密谋杀晁错,皆出自景帝本意。这一对曾经信任无比的师徒、宠爱有加的君臣,终于在大难临头之时,走向了决裂。而尤其无情的,是那一个“可”字。一个字便能剥夺所有恩情、一切功劳和全族性命,简短残酷,莫过于此。

    晁错死后,恰好谒者仆射邓公从前线回来。景帝因此向他打听,吴楚有没有因此罢兵。

    邓公如实道:“吴王计划谋逆数十年,如今起兵,只是把诛杀晁错当做借口而已,怎会轻易放弃。然而臣担心的还不止于此。”

    景帝问道:“为何?”

    邓公道:“晁错担心诸侯王日益强大,将来不可限制。因此为陛下出谋划策,削夺诸侯之地以尊汉,这是利及子孙的功德。然后计划才开始,就惨遭大刑。臣担心外增诸侯取笑之柄,内绝忠臣进言之口。窃为陛下感到可惜。”

    景帝听完喟然长叹道:“公所言极是,朕也感到非常遗憾!”

    与此同时,受景帝之托,袁盎出使前线,将晁错已死的消息带给吴王,想要传达景帝命令吴楚罢兵的诏令。

    吴王明知袁盎此行目的,哈哈大笑道:“天子是西帝,我已为东帝,为何要接受他的诏令”。坚决不见袁盎。

    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景帝干了一件愚昧的事,而且杀完晁错完全没有起到令吴楚罢兵的效果。

    杀晁错,景帝心中应有其他计算。

    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七国之乱的情形,和二十多年前的诸吕之乱简直如出一辙。

    诛吕之乱时,以齐王起兵清君侧为第一步,以灌婴拥兵在前线静观其变为第二步,以朝臣在后方诛杀吕氏为第三步,以迎立代王、杀少帝为第四步。

    而如今,吴王起兵诛晁错为第一步,以栾布、郦寄、周亚夫、窦婴等进发前线为第二步,虽然几位将领目前没有说拥兵自重的意思,但难保不会朝着诛吕的方向转化。因为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晁错和朝中大臣的关系,几乎全部是交恶的。寻诸史册,找不到一个他的盟友。而他的对头袁盎则和窦婴、申屠嘉等交善。这大概是晁错之前不断更改法令,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皇权,削弱诸侯王和列侯的权力而导致的。因此,如果景帝在战乱时,仍然坚持像过去那样只依赖晁错一人,势必会失去朝臣们的支持,逐渐激化他们和诸侯王结成一派,那么诛吕的第三步、第四步就极有可能昨日重现。

    实际上,景帝以外戚窦婴在荥阳监督三面王师的郦寄、栾布、周亚夫,未尝不是一种防范。

    窦婴是此时景帝唯一可以真正信赖掌兵的人,但可惜的是,窦婴和晁错的关系是非常糟糕的。当初,晁错提出削吴方案,公然反对的只有窦婴。

    景帝再糊涂,大约也不会轻易相信吴王等人造反的目标真是晁错。杀晁错,其实是景帝向窦婴、向朝臣们的一次妥协,一次表态。至于能不能真的让吴楚联军罢兵,姑且顺带着一试而已。

    但无论是杀给窦婴看,还是杀给诸侯王看,晁错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那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七国之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sf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