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孟子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不得志?

孔子孟子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不得志?

作者: 东方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15:50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稿,通过整理我对一位朋友问题的回答整理得来。

我觉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得志”。

就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说清楚的的,有两点:

第一,知道越多的为人处事道理,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他为人很成功,而不是他更容易得志。

第二,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志,要看当时的时代需求在哪里,而不是为人是否成功。古语讲“时势造英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你觉得,高官厚禄就是得志,或者能够一展心中所学才是得志,又或者,为世人所崇敬爱戴才算是得志。同时在问题中,有这样一个前提预设:知道越多的为人处事道理的人,越容易得志。

​孔孟二人,不论从这三个方面那个方面来讲,都至少有一方面,是得志的。至于在金钱、权力、名望和德行等方面均“得志”的,也许古往今来也只有王阳明一人吧。

先说孔子。孔子是鲁国贵族出身,本身是不缺地位名望和金钱的,况且孔子还曾经在鲁国执政过,位极人臣。不知道这高官厚禄一条,孔子得志否?

孔子自觉在政坛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认为在当时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中唯有恢复礼制才是自己的归属,所以他才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以“仁”学说教化弟子,周游列国,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礼坏乐崩的时代注定不会重视礼制,所以孔子在对官方宣传思想这方面无疑是不得志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子路、子贡、子张等各国勋贵都尊其为师,如此规模的办学,可谓空前。不知,从向民众宣传自身思想方面,孔子得志否?

孔子的弟子对待孔子一向敬重,子贡曾经赞叹孔子的学识无边无际,子路那样暴躁的脾气,在孔子面前更是恭恭敬敬,不敢越礼。至于孔子后世的地位,看现在山东曲阜孔家子弟的规模,即可略知一二。不知,在受世人爱戴的方面,孔子得志否?

再看孟子。孟子后半生都在以客卿的身份游说于诸国之间,但并未为列国国君所重用,在高官厚禄这方面,孟子可算得上是不得志。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仁政学说,虽然当时没有一个君主肯重用孟子,但是孟子的仁政学说依然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当时有一个小国叫滕国,滕国国君滕文公曾经多次拜访孟子,求教治国之道。在滕文公即位之后,就以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十几年的努力下,滕国名声大震,成为享誉列国的“善国”。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孟子在施展心中才学方面,可算是得志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在齐国“稷下学宫”盘桓多年,为齐王所敬重,同时在各国贵族中名望也不低,是各国的座上之宾。不过在民间名望,却是远远不及孔子。所以在名望和受爱戴方面,算不得得志。

分析过孔孟是否得志的问题之后,我们能够更加肯定的是,他们两人为人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们的思想与那个时代需求不一致,所以注定会受到时代的压制,和也就是我们大家看来的不得志了。

相关文章

  • 孔子孟子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不得志?

    这篇文稿,通过整理我对一位朋友问题的回答整理得来。 我觉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得志”。 就这个...

  • 2022-07-21

    孟子 孟子在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知道孟子是因为知道孔子才知道孟子的,他也是孔子的学...

  • 对节日的定义

    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终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讲不了道理,是讲感受的! 过节,...

  • 我们听得最多的“真理”,往往是最大的谎言

    我们都是听着各种“大道理”长大的。但是为什么还是“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我们听到的很多“真理”...

  • 谈过好些次恋爱才会懂的道理

    对于人生,我们往往都有着一种感悟: 明明知道很多的道理,也听过很多的道理,却依旧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如此,...

  • 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

    最近有时候会感觉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文章做到这3点,让你工作学习效率翻3倍。 将无法立刻完成的事情...

  • 为什么说“有强大的意志力,不如有个好习惯”

    很多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

  • 读书笔记 《习惯的力量》

    一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如果知道却做不到,还在就有的模式里循环,那这个道理你到底是懂了还是没懂? ...

  • 首先我们自己要“知道”,认识很多很多道理,了解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需要“知”“道”。 其次,“知道”还要去实践...

  • 孔孟之道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我们常常会说,孟子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孟子是传承并发扬了孔子的道,可是他们还是有许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孟子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不得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s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