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桎梏与自由~观影片《绿皮书》有感

桎梏与自由~观影片《绿皮书》有感

作者: 司南A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8:07 被阅读21次
    桎梏与自由~观影片《绿皮书》有感

    Green Book《绿皮书》,这是60年代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旅行的指南,其实就是对非裔美国人的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故事从种族歧视问题不那么严重的纽约出发,一路向南,经历南北战争之后便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重灾区,慢慢体验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公。

    一个钢琴家什么时候最有魅力,不是他穿的像部落酋长就高高在上,不是住在城堡里,满屋的象牙级别的珍稀藏品就不同凡响。做自己能做到而且擅长的事情,就是魅力四射无敌的时候。当然是演奏,当乐曲行云流水般的时候。

    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代人,对于种族歧视是陌生而无感的。所以托尼把两只黑人用过的玻璃杯子扔到垃圾桶里,我并不能理解他的心情和用意。这是电影《绿皮书》里最初的一个镜头。直到,他应征去做黑人的司机,甚至被要求要服侍那个黑人博士时的对话,我才明白,白人和黑人因为肤色,这是种族歧视。

    音乐,首先不是大众的艺术,我们能唱歌,听歌,可是,能听懂钢琴曲,能欣赏音乐的内涵又有多少。对于美国六十年代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如果不是《绿皮书》这部电影,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呢?

    一个人的出身和成长环境,还有接受的教育,决定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品味。这个故事的人物设定,首先就非常有趣。这仿佛对美国种族的一种揶揄。白人一直歧视黑人,可白人托尼,不光是生活拮据,生活在贫民区,而且失业。他甚至为了五十美元,去比赛吃汉堡。他喜欢黑人食物,对黑人音乐如数家珍。白人是提供服务的,粗俗受教育程度低,随性,自我。而黑人是享受服务的,是孤傲,高雅并且讲文明的博士,可他内心又是自闭,哀伤,不安的。这就形成了一种身份和情感的矛盾体,形成本能的理念式的碰撞。

    故事的展开就极具代入感,这种种族歧视并没有上演成政治说教。

    心情随着这两个矛盾体,展开在公路上。

    白人托尼,吃,说,不羁与幽默,粗俗与放纵,在行进中。画面的反差,是黑人唐.雪利在托尼后面,高雅,庄重,嗤之以鼻的黑白对比,人格对比。影片不失幽默,特别是唐.雪利吃了他人生第一块炸鸡时,那种欲放则收的表情,尴尬而愉悦,以那样的方式,说明他在接受托尼的粗俗。

    然而,随着一站一站的演出,两个主人公的几次交锋,两个人从最初对彼此的不屑,到接受和欣赏,却并不是简单的转变,却是让我开始心痛。白人无论怎样醉心于黑人钢琴家的音乐,黑人的演奏无论在白人面前,演奏白人的高雅乐曲,多么受白人欢迎,都一样从没有改变,白人的歧视,没有获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同。包括买衣服,上餐厅,甚至用卫生间。同样,在黑人眼里,唐也一样因为那种高贵与考究被自己人歧视,视为另类。这就更让人心疼了。唐无论多么高傲,也掩饰不了心里的孤独,甚至悲伤。托尼无论身上与生具有的市井和低俗,他依然因为肤色享受白人应有的待遇。这连托尼自己都不受用,甚至因为他的意气用事,而制造了麻烦。他们都在转变,在接受。这是人类的一种转变,可是就是让人心疼。他们相互之间,在对彼此影响着,教育着,这也是一种接受。

    最暖心的一个细节,唐指导托尼给德洛瑞思写信。这是我最喜欢也是最能接受的细节。唐说,一样的话,为什么写成流水账,你要表达什么?你想她,就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真是文人才有的表达,我相信。也正是把德洛瑞思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原因。

    必要的时候,人们需要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就是要美,思念也美,深情也美。

    “爱上你,是无需犹豫的决定。

    我在乎的只有你,活着的每一天,我都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说说唐.雪利的形象。

     出演音乐家唐.雪利的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非裔美国演员马赫沙拉·阿里,这是他继《月光男孩》之后第二次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他把黑人在面临窘境时既想维系尊严又无法摆脱羞辱的尴尬与微妙心情拿捏得精准无比。

    我被黑人脸上的腼腆的笑容吸引了,他的气质不再是假模假式了,而是一种真正的优雅。可是,南方的种种境遇,他眼里,深深的悲伤,他看见农田里和他一样的人们,当时他们对望的画面,我再一次理解他的忧伤,我相信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流血。为他痛着。这是表演者一个打动观众的精湛之处。他总是用一种看似面无表情的平静,可却能够想象他内心的波澜壮阔。这是另一精湛之处。唐在跟托尼睡一个屋时,他上床侧身躺下的镜头,那种浑身都透着无奈和伤感,然后画面是他脸的特写,他闭着眼睛,满脸的悲伤。这不仅仅让人心疼了。

    另一个就是他的优雅,无可挑剔的贵气。首先他的身材高而且颀长,然后举手投足端庄而并不做作。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演奏,他的十指修长,宛如一道清流。他用的斯坦威钢琴品牌,他喝的顺风威士忌都代表着他的高贵。可是内心郁郁不得志和现实又是多么格格不入啊。

    再说托尼,本该高贵的肤色,却是用他的吃相,他的语言,他的几分痞气演绎了大众能够接受的小人物形象。托尼有他的生活背景,他解决事情的方式。演员的眼睛和肢体语言,成功地塑造了那种粗俗与普通,就是蛮横的小市民。

    影片结尾,到了纽约,开车的是唐,睡觉的是托尼,这就无需任何语言了。这甚至超过唐和德洛瑞思的拥抱。

    影片的设置首先摆脱好莱坞大片的画面,大多就是两个人的对白。一个放荡不羁的动,一个一本正经的静,这种强烈的画面感,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赏心悦目。

    影片所有的背景音乐和插曲,虽然并不是全都能解读,但是非常喜欢,每一次都觉得完美地与人物冲突,画面的渲染都恰到好处地结合。特别是,唐在化妆掩盖他脸上的伤,那段音乐让人心酸。画面是唐眼里的泪水,和脸的悲哀。其实是他听懂了托尼与朋友的意大利语。甚至车里放的音乐,托尼也懂小理查德.克莱德曼,而最大的伏笔是关于肖邦,“不是所有人都能弹好肖邦的,至少没法像我弹得好。”我科普了一下,唐在黑人酒吧,挑选的是肖邦作品25-11,冬风练习曲,这是肖邦练习曲中技巧最艰深、篇幅最大的练习曲之一,其考验的是手指触键的灵敏、快速以及准确,与此同时,由于篇幅大,对手指快速跑动中的耐力也是一大考验。在演奏中右手持续弹奏快速的高难度音群,左手走旋律,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对此曲的评价是:“在你能想象的范围内展现着最丰富的音。”

    这首曲子我不一定真懂,但知道好,这就行了!

    桎梏与自由~观影片《绿皮书》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桎梏与自由~观影片《绿皮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vs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