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教育案例】,提起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人们总是会用些诸如“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等词语来形容。的确,在一个人的成长的历程中,孩提时的一段岁月,总会让人在成年后留下许多美好和快乐的回忆。比如作家丰子恺便用他手中的笔,记录了他几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是那般的有趣可爱,他的孩子在随心所欲的自得其乐的玩耍中,留住了孩提时最宝贵的一页:童真、童趣和童乐。
【背景陈述】美国心理协会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整理成报告《“小大人”现状》,指出不合宜的“性感”服装、玩具和媒体播放内容正在侵蚀孩子的童年,并使少女遭受心理伤害。英国作家琼·基尔伯恩、美国学者梅罗维茨等人也在各自的著作中探究了“小大人”众多的原因,并对这一现象表现出深深的忧虑。那么,是谁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大人”?“‘小大人’现象产生的背后,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难逃其责,首先需要反思的应该是什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怎样去做?
【案例描述】最近几天,我校开始学前报名,看到一个个童真的笑脸,绽放的不仅是幸福、快乐,更多是期待幸福的成长。可是,也有个别现象的女孩的形象令人担忧,孩子的衣着是成人化的装扮,也可以说是坦胸露背,头型更是电烫的形状,非常有特点的、有个性的成人化,孩子是无邪的,父母是期盼的!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更是让我担心!都是成人化的语句:“我是帅哥”“我是小美美女” “看我酷不?”……家长在旁边不以为然,窃窃在笑,似乎在说“我的孩子真好呀!”其实,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们,是不知道自己在慢慢失去应该有的童真。
近年来,过早消逝的童年已经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著有《过早走上性感路:儿童性早熟》一书的英国作家琼·基尔伯恩提出,防止童年的消逝应限制孩子接触电子媒介,一是限制孩子在媒介前的时间,二是仔细监督孩子接触的媒介的内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此外还要重视儿童阅读和“亲子共读”,拒绝性感文化。
【案例剖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提供了阻止儿童成人化的对策:
首先教育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因为童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和独特过程,用童心,才能呼应世间同样的心灵,就如孩子之间的交往,远不是成年人可以替代和效仿;美和真给孩子带来的享受,亦不同于成年人的感受。这个过程,我们为什么要掠夺它呢?他们学讲假话的机会多的是,他们学习做作的机会多的是,我们还是让这个时候迟一点来吧。
其次,千古名篇咏童真--古代诗歌中的儿童。
学习语言,从小抓起,诗词歌赋,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而古代诗词的学习,也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选取的都是历代名家描写童趣童真的名篇,让孩子接触到关于他们的诗歌,显然来得比其他诗词更容易接受,继而才能循序渐进,积累良好的文学知识。
最后,家校共通,一起还给孩子童真的童年。
教育是一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固然负有重要责任,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学校接受学校的教育,回家后接受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它需要学校教育的协调和指导,同时,学校教育又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强化。因此,加强家校互动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则慢些;有人成熟得早,而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家校沟通能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
总之,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过:“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的。”让孩子自然成长,让童心回复纯净,让“小大人”们摘掉成人的面具,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就从现在开始反思、开始行动吧!还是将烂漫的童真还给孩子们。未来的社会是孩子们的,只有当孩子个个都身心健康,未来的社会才能健康有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