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确定目标?
企业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
1、画像: 企业的关键领导和员工对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最终形成的样子的想象。
2、认同感:企业的目标要发挥作用,需要所有员工对所描绘的“画像”拥有强烈的认同感
3、标尺作用。企业的员工们可以以这一标尺为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工作,将员工凝聚在朝着企业目标前进的道路上
人生目标跟企业目标一样,由三个组成部分,即未来的“画像”、认同感以及标尺,这是确定目标并在此目标下生活的最可靠途径。
想要成为怎样的人,非常重要,所以不能把它交由偶然来决定。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精心地去构想、选择和管理。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和挑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我们要用战略性思维去面对这些意外出现的机会和挑战,
有时,未预料到的危险和机会在我朝着目标前进时出现在我身后,有时它们又像微风迎面而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死板和顽固。
二、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史蒂夫·乔布斯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也许是最有洞察力的作者之一,他提出了动因理论:
人们做某件事真正的动因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样,不论你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动因都将持续。
动因理论包含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两方面,动因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激励我们的是什么。
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
但是单有这些还不足以让你爱上你的工作——它只能做到让你不讨厌这份工作。
那么,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的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赫茨伯格研究中的“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他们把最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所以做得很出色。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动因理论建议你: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比如说,问自己:
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
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
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
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
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
一旦你清楚了这点,什么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会越来越清晰。
驱使我们的动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但只了解这一点,我们还只是成功了一半。
事实上,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既能给我们动力,又能使基础因素得到满足的职业。
可是,如果真有那么容易,我们每个人岂不是都已经在从事这样的职业了?
事实上,很少有这么简单的过程。
管理好整个过程很重要——要把对人生志向的追求与偶然机遇平衡好,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管理。
战略管理过程往往决定公司的成败,对于我们的职业来说也是如此。
三、你想实现怎样的目标, 如何实现目标?
战略是什么?战略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你想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
在商界,战略是受多方影响得出的结果,比如:对公司而言什么是重要的;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机遇和威胁,公司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怎样分配公司宝贵的资源等,公司不断把这些因素结合进来,最终得出它的战略;
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计划,与此同时,我们既会面临机遇,也会碰到威胁,机遇和威胁会让我们措手不及。那我们该怎样分配自己的资源呢?比如怎样分配时间、才能和精力,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为生活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呢?有时这一战略非常接近我们的意愿,但是,当我们真正付诸实际行动时,得到的结果却往往与初衷大相径庭;
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我们的重点是什么, 遇到机遇,我们的权衡计划是什么,我们如何分配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实现目标的战略;
三、实现目标过程中,面对机遇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如果你已经找到一种事业出路,既能为你提供先决条件的基础因素,又能提供动力因素,就适合做周密战略。
你的目标要清晰,并且能根据现有经历知道是否值得为之奋斗。不要担心以后需根据意外机会做出调整,而要把心思放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你精心制订的目标上。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职业,你就要像新成立的公司一样找出路,此时需要有应急战略。也就是说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生活体验,并随着从每次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做出相应的调整,再很快进入下一轮体验中。不断经历这个过程,直到你的战略开始运转;
几乎所有战略都是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一直到你明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应该立即将应急战略转化成周密战略。
当你实施某项计划、关注预期机遇时,就是在追求“周密战略”。第二种源头是意外出现的,通常是正当你试图实施周密计划或战略时,问题和机遇就同时出现了
“发现—驱动计划”,但或许我们把它说成“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从事某项工作前,仔细地列出还有哪些事是需要别人来澄清或提供的,以便能完全达到预期。
问问自己:“要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先要验证哪些假设条件是真实的?”把这些假设条件列出来,想想它们是不是可控的。
通常的情况是,许多要验证真实性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都与其他人有关。
同样,明白下面这一点也很重要:能帮你做这些关键事情的人是不是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你呢?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要帮助你成功完成这项工作,先要假设这些人都是无私的呢?
同样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哪些假设条件需要被验证是真实的,你才会对做出的选择感到满意?
你做决策是根据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动因?
为什么你认为这会是自己喜欢做的呢?
你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吗?
在每次考虑更换职业时,你要先想想:需要被证实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是什么,要怎样才能对这些假设是否有效进行不昂贵的、快速的测试,从而确保你前面走的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发现—驱动计划”能够帮助你完成这些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