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从汉字的起源以及考古的印证上,说明了易、周易和易经这三个根本概念分别是什么。那么具体到《周易》这部宝典的内容,又如何去认知和理解呢?这一回我们就来讲讲“易”的基础模型——神秘的方圆图。
一说到易经,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联想到算命,这一方面是因为自从《周易》被归藏,经历了世事动荡和历史变迁之后,易经由治国法宝变成算命之术流落到了民间;另一方面,又恰恰正是因为易经具有预测人生的功能,才更深深地打动人心,历经几千年而不毁。当下,跟易经算命有关的书籍更是遍地都是,版本众多。
然而,读过易经相关书籍的朋友,都知道易经的内容是大量晦涩难懂的文字,即使后世的先贤学者们纷纷给予了诸多注释,仍然免不了是一头雾水,读易就仿佛在读天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其实,真正的易经原文并不冗长,只有大概区区5000字。目前大家所看到过的多种版本的厚厚的《周易》或者《易经》,都是几千年来的圣贤、高人和学者们对其原文的注解。
为什么有了这么多代、这么多版本的注解,世人依然难以读懂这部天书,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能真正告知大家易的原始版本是什么?其原本遵从的逻辑是什么?
不知其然,当然也就不能知其所以然了!
一、易的原始模型——方圆图
(一)无文字时代的“图”:
易,它原始的样子其实就是这张给大家展示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这张图是我们的祖先伏羲女娲通过观察研究自然,所创立描绘出来的一个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从3000年前的西周开始被称为“易”,在西周以前的夏商时期,这张图被称为“中”,就是我们中国的中的来历,在更远的三皇五帝时代,曾经被称为“图”。
《易经系辞》里面,孔子专门有一段关于伏羲创易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子告诉我们,伏羲是我们远古的先祖,接受供奉已经很久很久了,普天下的人们都爱戴他,他是我们最早的首领。孔子说伏羲创易的时候,仰望苍穹,观察天体现象,体悟宇宙运行规律;低头俯瞰大地,思考地理山川形成的原因,他还观察鸟兽身上的纹路,研究不同地域的生物特征悟出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奥秘,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伟大易学。这里所说的伟大易学的具体内容就全部蕴藏在这张“图”中。
这张图,我们就称之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而此图之所以称它为方圆图,是因为它的结构,外面一个圆形结构由64组符号组成,里面一个正方形的结构也由同样的64组符号组成。这64组符号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序,所组成的方圆结构就叫做六十四卦方圆图。也叫做“易”。
上面这张图是早期的六十四卦方圆图,在上古文字还没有产生的时期,方圆图并没有文字标注,仅仅用符号来表现。古人就用这些卦符号来说明和解释人类在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世界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二)流传至今的方圆图:
当文字产生之后,研究并使用“易”来指导生活的贤先圣人们开始为这张图加注文字说明和注释。后世人们所看到的古籍宝典《周易》,里面的文字内容,就是记录方圆图中所标示的六十四卦的卦名和描述这些卦的卦辞和爻辞。再往后,又有更多的研究者对这些卦辞和爻辞追加注释和解读,《易经》就变成了越来越难读的厚厚的经典。
但其实,《易经》的本质,是只由4部分组成的《周易》:卦符号、卦名称、卦辞、爻辞,总共5000多字。
我们暂且先不说《周易》的这5000多字到底诉说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如今方圆图的样子。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张彩色的方圆图,是从遥远的上古时期伏羲女娲时代开始,经历了大约八千多年的历史演易,跨越了漫长的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时代,又进入如今我们所生活的兑易时代后,演变过来的方圆图,其中卦序的排列和方圆结构运行的轨迹,已经随着自然的演变而有所变化,但其最根本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仍然是以干支关系和阴阳逻辑为基础的,模拟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和基础模型。
二、从认识方圆图开始学易:
(一)方图:
方圆图正中间的部分,是由64卦组成的正方形结构,叫做方图。其中六十四卦就是不同颜色的六十四组符号,每组符号都有自己的名称即卦名,图中每个卦的右侧标注的就是该卦卦名;而左侧标注的是该卦相关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方图包括横排八宫和竖排八宫,分别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纯卦按照由下向上、由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组合成横排八行(每行八个卦)和竖排八列(每列八个卦),称为横排八宫(从下向上)和竖排八宫(从右向左)。横竖排所有的卦又排列组合,即成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数学逻辑分布在方图的正方形结构中。
方图,代表的是地球上的万物以及它们存在的逻辑和相互关系。这里所说的万物包罗万象,可以是我们人类,也可以是某种事物,甚至是某个现象,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切,而这一切的存在都遵循着其固有的规律在运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好比古人眼中的神鸟大雁,总是随着阴阳寒暑、春夏秋冬循环往来地迁徙,世世代代永不停息。
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运用一定的运算方法,在方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时看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还可以弄懂自己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当然这里所说的运算方法并非是没有逻辑的迷信胡说,而是古代先人们早已掌握并验证了数千年的数学逻辑运算。
(二)圆图:
圆图,也是由六十四卦组成,按照顺时针方向由乾卦开始循环一周,走完六十四卦,最后到坤卦结束,其所组成的一个正圆结构,叫做圆图。圆图代表的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时空——时间和空间。
当这个圆周象征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经历的过程时,也是神鸟大雁在经历一次完整的南迁北归的一个循环周期。这样一个圆周循环的过程,古人把运行这整整一圈的时间叫做年。
古人又把一年用64卦按顺序划分为360天,形成圆图的圆周,每一卦的每个卦符都代表一天,而每个卦符又跟方图一样,同样对应一个天干。
天干既相当于具体的事物属性,也属于易学天文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还把一年这样的一个周期和过程划分成了十二等份,即农历的十二个月。又根据相应的地理空间和气候等的自然属性,把循环一周的360天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平均为十五天,并清晰地标注在了圆图上面。
当这个圆周象征着地球自我循环了一个昼夜时,这个一昼夜的过程又被划分成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子丑寅末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当这个循环的圆周用来表示一个更大的时空运行周期时,它就代表了六十甲子这样一个纪年循环,而十二地支在这里就表示了我们的生辰年度和属相。
同样,地支既相当于具体的时空属性,也属于易学天文历法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这两个概念,按照天体自然运行的规律相配合,就组成了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农历中的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例如,2018年农历纪年为戊戌年,天干为戊、地支是戌。
将圆图中的这些元素表象一一对应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沿用了几千年的“时间”这个概念,就这样在这张方圆图里清晰起来,而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也在年、月、日、时里一一显现。
(三)方圆图——万物相连的时空镜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图和圆图虽然是两个不同形式的结构,但却由完全相同的基本元素组成,按照一致的自然规律和运算逻辑,在同一个宏大的时空体系中自动运行,方圆结构相互关联、相互呼应,互为镜像又互为因果,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当我们明白了方圆图中每一个所标注元素的基本意义时,这幅宏大的时空体系就慢慢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万物的属性、相互之间的关联、与时空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都包含其中。而我们作为万物中之一类的生存状态,也就在这个体系中一览无余。
具体点说就是,在方图中,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又在跟谁同呼吸共命运?而在圆图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我们将要去向何方?在每一个春秋冬夏的日子里,我们又将如何与山河同在、与天地共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想要真正掌握方圆图中揭示给我们的奥秘,除了会看这张图,懂得方圆图的基本构成和运算逻辑外,还需要学习《周易》的文字内容,搞清楚六十四卦的意义、看懂《周易》原著所记录的卦爻辞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真实含义。
而此处,我们带领大家来初步认识方圆图的重要性则在于,可以帮助想学习易经的人们,从根本上去理解伏羲创易的原理和逻辑,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常天书院
常天书院秉承着“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终以赤子之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并让学员们发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常天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系统教学,课程形式灵活多变,主攻书画培训课程、文化荟客厅与武医身心疗法三个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