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0年,大唐贞观四年,初夏的一天。
梦幻般的世界之都大唐首府长安,150米宽的朱雀大街上,驼铃叮当、商贾往来,熙熙攘攘、人流不息,马路尽头的大明宫崔巍嵯峨、富丽堂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行走在这条当世最宽的马路上,沐浴着大唐炫目、夸张、流光溢彩的光芒。

穿梭不止的人流驼队中,一辆落满灰尘、华美的马车在几名侍卫的护佑下,急急地向大明宫奔驰而去。
大唐天子李世民在宫门处,焦虑、激动地已经等了许久。马车临近宫门,停稳,车帘挑处,一位端庄秀美、珠玉环佩、略显憔悴的妇人下车,走到李世民的面前俯身施礼。李世民抢前两步扶起这位夫人,他非常激动,拉住夫人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朕等这一天好久了……”万千感慨浮现在这位帝王的心头。是的,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这位夫人就是前朝的萧皇后。

萧氏是前朝皇帝杨广的皇后,生于江南萧氏帝王之家。知书达理,且美艳绝伦。十五岁成为晋王杨广的妃子。因聪明知礼,深得皇室上下的尊敬,也深得杨广的喜爱。同时,萧氏还深谙帝王之道,后来她助杨广取得夺嫡之胜,战胜太子杨勇,最终当上皇帝。
英武练达的晋王杨广当上皇帝后,幸福感爆涨,骄奢无度,帝国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作为皇后的萧氏,多次劝阻杨广不要倒行逆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幸福堆里的杨广哪里听得进去。最终激起民变、兵变,被手下大将宇文化及等人杀害。萧皇后也落入了宇文化及的手中。

千百年来,杨广一直作为反面的角色存世。其实杨广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开挖的大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今天仍是南北沟通的重要脉络,另外,他在平定北方,统一全国等方面,都建树不凡。然而,横征暴敛、用兵无度,好大喜功,终于被民众和自己的军队抛弃,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落入宇文化及之手的萧后,这一年五十多岁。宇文化及并没有为难萧后,随身带着她到处征战。野史说宇文化及把萧氏纳为侧室,这一点无从考证,真相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之后在聊城,在与窦建德的交战中,宇文化及兵败。萧皇后又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上。窦建德把萧皇后迎到了现在的武强县地域,安置下来。有人说,窦建德也纳了萧皇后为妻,这一点也无从考证。
当时窦建德依仗突厥的力量。突厥可汗的老婆义成公主,是隋炀帝杨广的堂妹,萧皇后的小姑。听说萧皇后在窦建德处,突厥可汗便遣使来迎。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又远离故土,前往突厥。在突厥萧皇后经历了两位可汗,可汗和继位儿子。

公元630年,唐帝国大将李靖灭了突厥。流落异邦的萧皇后,被李世民迎回了帝国。也便有了我们开头的一幕,这一年萧皇后六十五岁。那为何李世民又会对萧皇后如此恭敬呢?
说来萧皇后与李世民是故交。因为李家与杨家是有亲属关系。把杨、李两家连在一起的是独孤家族。从辈分上来说,李世民应当叫萧皇后为婶子。

既然是亲戚关系,还有一种可能,李世民小的时候,见过萧皇后。那时,萧后正是艳绝天下、母仪华夏。一定也给李世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迎回萧皇后这一年,李世民三十二岁。
长久以来,野史津津乐道说萧后多么美丽,受到六个男人的宠爱,一女侍多帝。这六个男人是从杨广到李世民。其实,这种可信度极低。尤其是李世民和萧皇后。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六十五岁的萧皇后,再漂亮,也抵不过岁月的镰刀。比如我们身边的晓庆,六十多岁,再如何打扮,如何拉皮整容,也无济于事了。老黄瓜刷绿漆,只能徒留笑柄而已。
因此,说李世民把萧皇后纳入后宫,可以直接否定。

那为何又要迎回萧皇后呢?这正是李世民的过人之处。对前朝的萧后礼遇有加。这样才能安天下之心,示怀柔之志。这一点也是大唐盛世的基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萧皇后作为一个女人荣耀至极,而后又颠沛流离,最终又回归故土。再回来时,只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早已物是人非。被迎回长安后,她又活了十七年。唐帝国用最好的条件,来照顾这位前朝的皇后。
公元647年萧皇后仙去。享年八十一岁。最为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又把她葬在扬州的隋炀帝之陵。如果杨广泉下有知,夫妻久别重逢,会有怎样的对话呢?一定是百感交集,欷歔不已。

2013年一次工地施工,隋炀帝的墓葬被发现,墓穴中除出土的极其珍贵的凤冠而外,还发现了一具女性骸骨,经专家确定。这就是名扬千古的萧皇后的骨植。

身高一米五多点,复原后的凤冠璀璨万千,富贵凝重。那么,这顶凤冠下的女人呢?我想,也一定美丽,稳重,虽历经磨难然,然仪态姿容端庄,从未改初衷。野史渎过,脏水泼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就是那个历史深处的萧皇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