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11-07

2021-11-07

作者: 沧浪之水清且浊 | 来源:发表于2021-11-07 22:02 被阅读0次

    郁郁而终

      作为著名战略家,刘晔的晚年遭遇却比较可惜,甚至还被后人冠以谄媚之徒的帽子。

      事情是这样的:刘晔得到曹叡宠信亲近,有一次曹叡打算攻伐蜀汉,朝臣都说不可以,但刘晔私下却对曹叡说可以;后出去和朝臣又说不可以,因为刘晔的胆识,说时都好像是真心的,曹叡和各大臣都没有怀疑。当时中领军杨暨被明帝宠信,亦敬重刘晔,他是最为反对曹叡伐蜀的大臣,刘晔与杨暨见面时亦有向他说不可攻伐的理由,杨暨于是以为刘晔一定会支持自己。

      到后来杨暨再和曹叡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杨暨恳切地进谏反对;曹叡指责他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因而搬出既一直反对伐蜀,亦是重臣的刘晔去劝告曹叡,但曹叡却一直听刘晔说可以攻伐,于是找来与杨暨对质,但召见时刘晔却不发一言。后来刘晔再私下见曹叡,刘晔指责曹叡不应将伐蜀大计随意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曹叡要来攻的情报;曹叡更是感谢刘晔。后见杨暨又指责他对君主进言过于直率,应要婉转地表达;杨暨亦感谢他。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这两方面,甚为厌恶,于是向明帝诋毁刘晔,更建议明帝召见刘晔时特地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问他,如果每样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刘晔他是揣摩上意了。后来曹叡一试,果然如此,更因此疏远刘晔。刘晔因而发狂,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

    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刘晔是到了晚年为自身考虑,才行事如此圆滑。在朝堂上一套,而在私底下又是一套,最后被曹睿疏远才郁郁而终。而同时代的鲍勋也评价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台,晔之谓也!

      但私以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从早先的经历不难看出,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时期,刘晔都曾提出与二人意见相左的正确战略,但都没被采用。到了曹睿时期刘晔作为三朝元老,自然没有必要为了讨好曹睿而故作姿态。而刘晔之所以表态不一的原因,就如他对曹睿所说伐蜀的计划应该秘而不宣,作为战略家他深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才会在朝堂之上与众人一同摆出反对的样子,而在私下却为曹睿出谋划策,他也十分清楚,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曹睿的手上。

      而对于曹睿之后试探他一事,我认为事情本身是分轻重缓急的,如果曹睿问的都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那么刘晔作为臣子予以支持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或者说刘晔本身的职责就是完善曹睿提出的决策,而非表达相反意见。而刘晔发狂的原因,大概是他因为曹睿没能察觉自己的用心而失望吧。晚年如此,确实是十分可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1-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jy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