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靠近人性、思考人性,并不是致力于看穿他人、掌控关系,而是更加了解自己、掌控自己。我们终将明白,人世间所有事情都不可控,可控的只有自己。当我们把力量往内放,才会有更强大的勇气去面对不可控的未来。
2、你要学会跳出所谓的对错导向思维,而是用效果导向来处世。
3、如果我们非要绝对地讨论出是非对错,反而掉进了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东西,是不能单纯以是非善恶评判的,我们要看见对错之外的灰色地带。
4、面对万千世界,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太有限了,我们对事物的评判都受控于现有的认知……事物的存在都有不确定性,今天我们所信奉的“真理”,在未来的某一天很可能会轰然倒塌。所以真正境界高的人,都不会轻易评判一件事。
5、自私的基因,是人赖以生存的本质
6、人靠自私的基因来完成优胜劣汰。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假若我们的祖先不自私,不先考虑自身生存问题,那么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他们存活下来的概率会更低。我们人类能存活下来,站在自然界的顶端,体内天然携带的“自私的基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7、哪怕你做一件事,仅仅是因为做了之后感到很快乐,这也是一种自私,因为你是为了自己去做的。所以,在情绪满足上,你是“自私的”,如果做一件事让你感到很痛苦,你大概率是不会做的。
8、事实上,关系的背后本就是价值交换,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价值”可以是世俗层面的物质价值,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心理价值。
9、极致的自私注定毁灭,道德的价值显而易见
如果人人都追求极致的自私,都想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没有一些规则去制约,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同种族之间相互杀戮、抢夺资源,长远来看,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10、可是,盲目的、毫无章法的合作又滋生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人们尝试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彼此,这些规则经过长期的演化,最终就形成了道德。
11、因为合作,是我们经过综合考量后所做出的对当下最有利的选择。
12、很多人一边大喊着不要自私,对自私嗤之以鼻,一边却又做着自私的行为。
13、一个人如果都不为自己考虑,其实很难相信他会完全为别人考虑。
易牙、竖刁和开方是齐桓公身边的近臣,被后世称为“三奸”。
易牙最初是齐桓公的的厨子,有一次饭间,齐桓公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天下的山珍海味我都吃尽了,可就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立即回家将自己三岁的儿子杀死,做成美食,献给齐桓公食用。齐桓公吃了易牙用儿子肉做成的菜肴,感到其肉鲜嫩无比,问这是什么肉,易牙含泪告诉桓公:“这是臣儿子的肉,献给大王尝鲜。”桓公深为感动,便开始启用易牙,在宫廷中做官。
竖刁又叫竖刀,也是不离齐桓公左右的近臣。他常出入后宫,经常和齐桓公的妃嫔们打交道。为了表示他对齐桓公的忠诚和消除齐桓公担心他与后宫有染的疑虑,他居然自宫。齐桓公也因此对竖刁大加欣赏。
开方本来是卫国的长公子,在卫国与齐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他作为人质来到齐国。到了齐国后,他主动放弃卫国储君的地位,决心留在齐国侍奉齐桓公。在侍奉齐桓公的十五年里,他一次也没有回过卫国,就连卫国人前来报丧,告诉他的父亲死了,他也不回去奔丧,以此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
三人的所作所为,没有逃过千古名相管仲的眼睛。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守在身边,他提醒桓公说:“万万不可以宠信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否则,将给齐国带来祸患。”
齐桓公问其原委,管仲说:“爱自身胜于爱别人,爱子女胜于爱别人,爱父母胜于爱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三人为了讨好您,易牙烹子、竖刁自阉、开方父死不奔丧且舍弃千乘之国的太子之位,均不近人情。”
齐桓公最初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将三人逐出宫廷,但三年后又都重新启用,并委以重任。仅过了一年,桓公生病,易牙、竖刁和开方赶走太子,作乱宫中,并不给桓公饭菜,任其困厄哀号。桓公追悔莫及,痛哭蒙面而死,以表示无颜再见管仲。
14、清醒一点,也勇敢一点,自私的本质没有对错,不敢面对、承认这一人性的弱点,反而会让自己成为人性的囚徒。
15、很多人对这个世界都有着太多的主观预期,这些预期大都超级美好,让人陶醉。比如很多人觉得:我只要对你好,你就会对我好;我很看重这份感情,所以你也会同样真心待我……
16、感情,本质上属于关系的一种。既然是关系的一种,那么很显然,这背后必然是需要有利益支撑的。如果一段关系里只有所谓的感情,这样的关系反而是最脆弱的、不稳定的。
17、在人与人的合作中,遍体鳞伤的人往往都是没有深刻认识到感情本质的人。我经常说,我们因为有感情,所以生活充满了更多意义,但是基本上问题也来源于此。因为人只要活着,就要跟其他人交往,简单说就是人必须也必然要在关系中存活,那么想要在其中活得更通透些,就必然要学会做好感情和利益的区分。可惜很多人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要么只靠感情,要么只谈利益,这导致一旦感情遇上利益,感情很容易分崩离析。
18、培养自己的灰度思维,即学会在对与错、黑与白之间看到更加复杂的颜色。
19、凡事都在于“度”的把控,没有绝对。
凡事过了度,就会朝对立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凡事只求八分圆,才是最高境界。
20、你对人性的期待会导致你因为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而生气。
21、因为人性的善与恶,背后的本质来自利益,当你能为他们创造利益的时候,他们对你都是善的;当你不能为他们创造利益时,甚至你是他们的一种“负债”时,他们对你就是恶的,甚至会把你一脚踢开。所以要提高自己的价值。
2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你对其他人没有价值,带不来利益,自然要日薄西山。这很现实,但并不可耻,因为这是每个人的生存需要。所以这个真相尽管很残酷,你也要接受,客观去对待它,而不是回避,不是说你捂上自己的眼睛、耳朵,它就不存在了。人只要活着,这便是摆不脱的现实。
23、老子讲“无为而为”,简单说就是对于无法掌握的,我们要放下;对可以发挥作用的,我们要尽力。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规律,那只能适应规律,让自己一直变强,让自己一直有价值,以此掌握生活和关系的主动权。
24、人这一生,要用全部精力经营一样东西,叫作“你的不可替代性”。这背后的逻辑是:别人对你的态度,对你的尊重,给你的每一份爱,其实都是来自你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别人伤害你、抛弃你,本质原因就在于,你太容易被替代了。
25、“最容易犯错误的,是那些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爱别人的人。”—— 罗曼·加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