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认识童老师,是朋友转发了一首单曲《老朋友》,是她的第二首歌。是一首粤语歌,我听不懂歌词,但听到旋律的时候,喜悦地想哭。我想要认识她。辗转要到了她的微信。95后词曲创作人,网易云音乐、QQ音乐独立音乐人,她的歌声里有一种力量,我好奇这种力量的来源,想着一定要找她聊聊天。
“每个人都在大声唱自己,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设限 义无反顾”
写歌不知不觉已经五年了,从没想过,她说,几乎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我,会开始写歌。
2016年,大三,有机会到台湾世新大学交换,在Facebook上看到了词曲创作社开课的消息,想着,刚好最近失恋,不如写写歌骂人,就去报名了。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小伙伴,会自己写歌。台湾做音乐的氛围很浓厚,很多人高中开始就自己写歌了。
他们特别的自信,很大胆,有朝气,有对这个世界的想法。
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些电子琴,有一些乐感,断断续续学过一些钢琴,社团说写歌至少要会一个乐器,就去学了吉他。
真正开始写第一首歌是自己失恋,很难受。走过小河边,吹着风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就有了旋律,用手机记录下来。3月份的时候是梅雨季,持续下了很久的雨,自己状态不好,快到4月份的时候,心理老师跟我说,恭喜你,4月不会下雨,会迎来很多有阳光的天气。之后去垦丁旅游,写了歌,叫《旅途》。
老师帮忙伴奏,一首歌就完成了。发现写歌好像没有那么难。
也慢慢发现,写歌成为了我的情绪出口,写下来的那一瞬间就得到了解放。
第二首歌写了《老朋友》,也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歌。先有旋律,社团的小伙伴会钢琴,把和弦配了出来。那个学期写了两首歌,老师说进步很快,后来还把我当成了社团的案例,给新加入的小朋友讲。
有人说,“你写的东西,你的情感,很真诚。”于是真诚,成为了她创作的信条。
离开台湾之后,创作的欲望越来越多,想表达情绪和观点的时候就会去写歌。
以前都是用手机和吉他录下来,没有编曲,工作之后有一些积蓄,想把自己喜欢的成熟一些的作品做好,比如《你的眼里有星星》《老朋友》。找了会编曲的朋友阿东,他说可以一起做这件事,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网易云发评论的不是很多,但是看到评论里大家的感受,刚好是我想传达的,就觉得有这样的歌迷我的评论没有999+也没有关系了哈哈。
机缘巧合,认识西磨里西餐厅的老板,老板很喜欢听我唱歌,就在西磨里办了一个原创的音乐会,想着找几个小伙伴凑几个乐器,没想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帮忙,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助你。那天有一家三口专门跑过来听歌,听完我唱的歌,一个小女孩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画里是我歌里讲的故事。
音乐真的很棒,可以把美好的事情激发出来。写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想给自己寻找一个答案,虽然不会以一个很具体的形式出现在某一句歌词,但是会隐藏在文字里面。歌曲记录的是我的小情绪,但同时也会打到一部分人,有一些共鸣,我希望他们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谈到未来,她说,
我希望通过音乐传递一些美好的事情,和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在情绪之外,我在尝试换一个轻松简单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音乐在未来依旧会作为业余爱好,小目标是在小众范围内有自己的听众,喜欢我的音乐,就足够啦。
“我看到你眼里有星星
当你说起音乐的时候
坚定的星星
是你的宇宙晨星”
——《你的眼里有星星》
童老师,你眼里的星星,我也看到了。
2021.9.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