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作者: Jenny灵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7:52 被阅读103次

碎碎念:这本书是我利用碎片时间读的电子书,阅读时间3小时25分,所以没有系统的整理,只是把共鸣的观点分享出来。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2018年阅读第6本打卡《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

这本书与我而言更像是一本鼓励自传体,我看到她起初作为2个孩子的妈妈是如何使用时间而使自己达成目标的。书中很多地方描写着她的一天,她干了什么,怎么想的,如何做的。就是这样质朴的语言中让同为两个孩子妈妈的我找到了共鸣。

就像休息日故意不填满各种事情,而是放松身心,调整自身的状态,往往才能保证下周的高效的时间使用。
比如,我规定自己在孩子起来期间,包括确认邮件在内,在孩子们的面前不做工作。
平常早上六点到八点,傍晚六点到八点,能面对孩子度过的时间,在二十四个小时里只有四个小时。去托儿所接孩子到哄孩子入睡,是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我想做到优先,并尽情地陪伴。这样做也是我自身能量的来源。

读到这段让我链接到,每个周末我是如何度过的,是不是还跟工作日一样把我的所谓个人成长放到了第一位(打着旗号,有时候被手机的各种干扰),却因为孩子休息在家而无法安心全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感到疲惫,无力。既消磨了我的意志,又影响了我与孩子相处的亲子时光。或许就像吉田医生的办法,不填满各种事情,放松身心,把时间让给孩子,反倒能获取更高的有效时间,李笑来书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把时间放在可以提高专注力的事情上”。在这之后再我也给自己写下这样一句话:陪孩子专心的玩,换取更多时间的专注力。但就在看到就吉田医生这段话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放下,做到与说到之间的距离还是挺远的啊!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清早,能在专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做有益于自身的事情,我的内心得到了满足,就感觉能以更宽广的心胸来对待孩子了。以前焦躁不安的育儿场景也因为自己朝着想做的事情在努力,变得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了。

刚开始的我可没有像吉田医生那样宽广的心胸,平和的心态。

对于有家庭的人而言,唯一可以把控的时间就只有在早上,所以我尝试让自己早起,或许我起的还不够早,因为当我早起的时候,身边两个孩子似乎早已察觉到你要离开她们了,就翻过身来搭在你身上,尤其老二还有一个摸着我胳膊睡觉的嗜好,等我摆脱了她们的手脚,蹑手蹑脚起来刚准备要开始的时候,结果她们也跟着我起床了,那刻的我内心痛苦极了,也变的开始焦虑了,甚至把不能做事还怪在孩子身上。现在看来自己多么的愚蠢!在经过了一系列焦虑的恶性循环后,我知道要放弃这个想法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破除这个恶循环的根本。

就是这些平淡记录生活琐事的语言,给了我对于成长,家庭和孩子之间并存的榜样和力量。让我的认知再次提升,我对自己说:把想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放到一起做吧

读到最后看到吉田医生正在孕育第五个孩子,真的不可思议。对于我而言难以想象,因为两个孩子已经是我的终极目标了。人的潜力无限,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会错啊!话说从中医的角度,吉田医生的先天肾气一定是很充足的吧!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感谢这本书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让我找到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阿无阿弥陀佛,感恩感恩。

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我是Jenny,

两个女儿的宝妈,80后。

终生自学者,现在主修育儿和中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每一个努力做自己的妈妈《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n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