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清主次关系及抓住主要矛盾,需要具备“排序”和“筛选”的能力,更需要修炼自己的“宏观思维”。”
01
—
人的脑子天生就是多线程的,在处理任务时很容易“跑偏”。
比如,前几天,我找朋友谈点事情,我的主题明明是合作一个新产品,但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家长里短、兄弟情深。
最后,我们“愉快”地达成了会面的唯一决定--下次什么时间再见面。
当然,并不是说朋友见面就只能聊工作,不能谈感情了。
但我此行是带着明确的主题来的,
我应该要分清工作和闲聊的主次关系,尽可能地抓住主题,
才能让我顺利达成目标,不至于浪费时间。
02
—
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必须要突出重点。
因为文章只有在核心观点的逻辑指引下,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与清晰,
才会让读者感觉读这篇文章就像滑滑梯,读完这一句就能自然地滑到下一句,读完这一段就能顺势转到下一段,通畅而流利。
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云里雾里的,读者根本就搞不清楚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核心观点。
而且,不仅是写文章,平时我们说话、思考、与人沟通都是如此。
但我发现,我有时候喜欢跳跃式思考,东打一棒槌,西敲一榔头,
把各种要素搅和在一起,理不清主次关系,找不出主要问题。
而越是理不清,就越是表达不清楚,
甚至自己完全没思路,习惯性地寄希望于别人,希望别人能直接告诉我怎么说或者怎样做,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
在商业世界中,分清主次关系还有可能会决定“生死”。
比如,一个公司的发展是有分工的,需要不同层级、不同角色共同合作。
老板或者高层要做战略、要做规划、要做决策,要让公司上下“做正确的事”。
中层管理者则要瞄准战略目标,合理运用战术,把握好做事的套路和方法,确保各级部门都在“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而基层员工,只需要按公司管理层的要求,完成任务,落实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
那么,制定战略规划的人就必须要抓主要矛盾,并且能从公司整体大局进行思考、决策和开展工作,
这样才能发现核心机会点,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但如果这些人只局限于研究做事的套路,或者只停留在做事细节,满足于完成任务,那这样的公司必定会出问题。
04
—
其实,为了分清主次关系及抓住主要矛盾,
需要我们具备“排序”和“筛选”的能力,更需要修炼自己的“宏观思维”。
比如,我喜欢买经典著作阅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向牛人学习具体的业务知识,研究各种方法论和工具...
我也确实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让我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也发现了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
于是,我又继续看新的书籍,学习新的工具、研究新的套路,不断循环。
但是我真的需要学习那么多知识吗?
有没有更重要的问题呢?
有没有更宏观的视角呢?
经过长期的思考,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些变化:
不应局限于what与how的细节,尽量站到why层次思考。
要从表象深入到本质,找到那些“更少而更好的事”。
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也让我明白了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
更让我分清了自己应该提升什么样的技能,以及在哪里投放更多的资源。
只有这样,以后在面对各种人生困惑时,才不至于陷入到细枝末节的纠结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