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愿意大年初一开启自己的做饭之旅,前有年夜饭的温馨,后有回门宴的隆重,让春节正日子的一餐格外难以拿捏。但疫情关闭了餐厅,叫停了聚会,也强行推我走上做饭路。
大年初一吃什么?既不能彻底地自由发挥,也没有完全固定的套路,是可行与需求之间的折中。可行就是冰箱里存放和网络平台能送来的食材,需求就是吃好喝好和记忆中年的味道。从小在大家庭里过年的记忆成为我设计第一顿年饭的切口。
要有鱼,最好整鱼上桌,做法尽可能简单……买鲜鲈鱼、清蒸做法,“定桌菜”有了——清蒸鲈鱼;
要有熟食,要有凉菜,这是区别于平日所谓下饭菜的重要标志……真空包装的熟食里找一种,有白菜、胡萝卜、粉丝,买新鲜黄瓜,标志菜有了——熟切酱牛肉和东北家凉;
要有青菜,最好颜色鲜艳的,清脆爽口又略有档次的……买菜心,买彩椒,调剂的配菜有了——“清炒菜心”;
要有年夜饭的回锅菜,这来自我的春节记忆,要荤素合适,不打破已有的平衡……餐厅打包回来的鲍汁猪手和牛蛙,家里有萝卜和粉条,记忆中的团圆饭回锅菜有了——猪手烩萝卜和口水牛蛙宽粉。
初一的菜谱就这样有了,两凉四热,四新两旧:清蒸鲈鱼、猪手烩萝卜、口水牛蛙宽粉、清炒菜心、酱牛肉、东北家凉。
清蒸、熟切、凉拌、清炒、回锅,第一餐饭做得简单、清新,甚至有些惬意。妻子、女儿反应不错,一个煽情“小家也有年的味道”,一个闷头吃得自己七荤八素。我知道,不是自己厨艺好,是用心设计的功劳。
做饭和写文章确实很像:有名贵食材,受限厨艺,难做出一顿好饭;有重要材料,能力不及,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总结起来一个词——适合。我一直把“适合”作为写文章的最高标准,材料适合要求,能力适合材料。一桌适合的年饭,是我对自己这一餐的最高评价。
《东北家凉》
白菜要嫩,
细丝
黄瓜要鲜,
细丝
胡萝卜要艳,
细丝
粉丝要劲道
细丝
麻酱、糖、醋要
多
酱油、盐、味精要
少
盆要大,盘子要小
随吃随添
口要大,动作要小
别吃一身
粗细、大小之间
成就东北家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