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般若智慧”与“世智辩聪”的根本区别

“般若智慧”与“世智辩聪”的根本区别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12-04 08:19 被阅读0次

    在学校,我们学习天体物理中的宇宙学,老师讲课的内容是“宇宙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种科学话题容易导向形而上的思考。

    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科学为主导的文化时代,佛家等宗教文化如何找到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理由,并产生不可替代性,这也解释了我们跨文化研究的原因。

    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但在引领我们追究世界真相时,科学的解读又有局限性,并不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这是我后来走向宗教研究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与佛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科学这门学问,具有可证伪性的基本特征,佛学不需要科学证明,科学也证明不了佛学,这就是佛家文化存在的价值。

    怎么理解佛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佛法?

    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构建在对原有思想的颠覆和否定基础之上。释迦牟尼与其他思想家、宗教家的鲜明不同,在于对我们凡夫、普通民众对世界理解的解构性和颠覆性上;佛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传统思想在世界理解上的彻底颠覆。

    科学建立在理性与经验基础上,以对世界的感知的真实性为前提,比如说我们摸到了这张桌子,才去研究这张桌子是如何组成的。佛学的思想恰恰相反,它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对人的感知的解构和颠覆——它认为我们的感知是一种错觉!这种思想颠覆的彻底性是最吸引我的。”

    于晓非

    法治他律、道德自律,两者共同作用

    多元文化彼此激荡,推动人类整个文明体系不断前进。在社会治理上,宗教文化在社会进程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辆车子能够安全地行进,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动力系统,一个是制动系统。如果把整个人类社会看做一部车子,科学这种典型的文化是推动发展的,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而法律、宗教、道德这类的文化是刹车系统。发动机的文化越发达,不意味着可以不要刹车,而恰恰意味着必须得有更好的刹车。

    佛家有个基本理论,把我们的世界叫‘欲界’,其中的人内心充满欲望,天生没有欲望的圣人也有,但圣人的出现是极小概率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这个基本特征。

    主张治理社会最有效的模式首先一定是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欲望制约机制(比如法治),并不是一味地靠个人道德的升华。从佛家文化的观点看,对欲望的制约有效了,社会就会非常和谐。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如果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做君子,那时再在道德上提升。所以法治他律第一、道德自律第二,这是佛对治理社会的基本看法。

     承认差异又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宽容

    佛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当下,又如何面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甚至是文明冲突的呢?

    过去一直叫文明冲突,其实是文化冲突,因为只要是文明一定宽容、一定不冲突,只要是冲突的、不宽容的就一定不是文明,而是愚昧和野蛮。佛学自诞生起就是极其宽容的,无论是从它的思想体系、智慧,还是对众生的慈悲,都是化解二十一世纪不同文化冲突的利器。

    化解文化冲突不代表文化差异的消融,真正的文化宽容是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又能相互尊重。每种文化保留自己的基本特征,还要全面尊重不同文化构建的认知。保持文化多元性,才能推动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发展。

    尊重文化差异才是文化研究的前提,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往往不表现在它与其他文化的共性上,而恰恰表现在与其他文化的文化差异性上,差异才是价值!

    释迦牟尼究竟讲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是释迦牟尼之外的一切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全没讲过的,就释迦牟尼他一个人讲了的?只有把释迦牟尼的思想不共讲明白,才算是真正把佛学讲明白。

    “般若智慧”与“世智辩聪”的根本区别

    说到“智”这个词的含义,人们一般将之解读为智慧,而深究智慧的含义,就会发现众说纷纭。不仅从大的地域层面来说,中西方文化对智慧的理解不同,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内部,诸子百家的见解也不甚相同。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文化,从印度发源,却在华夏大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渐渐地成为滋养中华儿女精神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在佛学文化中,“智”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对于大众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自古以来,东西方的文明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东西方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叫智慧,然而其背后蕴含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

    西方的‘智’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表示哲学的那个词直译出来是‘爱智慧’。但是不能把古希腊的智慧给泛化了。亚里士多德对其进行了标准的定义,他认为对世界的原理,原因这两样东西的探求才是智慧。古希腊从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人们所感知到的这些有差别的事物的背后有没有一个无差别性的本质。对事物背后这种无差异性,统一性的把握,就是原理。导致世界变化的必然性就是原因。原理就是对世界普遍性的理解,原因就是对世界必然性的理解。所以在古希腊哲学里,关于世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才叫智慧的知识。如果用古希腊的标准看,中国文化里就没有古希腊这样的哲学。

    佛学起源于印度,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佛家所讲的“智”与世人所理解的“智”有着根本的区别。佛家的基本观点是:众生其实是糊涂的,用一个专用名词来表示就是无明。众生都被无明所障碍,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就是想方设法打破无明。打破的工具是什么?就是每个众生内心原本具有的——智。佛学里面这个词更多的是写作‘般若’。‘般若’是由梵文音译的,在佛学里就是智慧的意思。”

    梵文的智慧为什么翻译成般若?“般若”两个字的梵文为Prajñā(Paññā)。它为什么不意译,只音译,这就说明在中文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后来勉强把它对应成智慧了。然而这一对应就产生了诸多误会。“人们普遍认为佛所讲的‘智’是‘仁义礼智信’的‘智’,以为是聪明的意思。这跟佛学原本的这个词没有一点关系。不仅没关系,而且恰恰是佛家要批评的。”

    佛家讲的“智慧”与世人所理解的智慧完全不同。关于世人生活中的智慧,佛学中有个词叫“世智辩聪”。佛家将世间的智慧看作是一种聪明。凡夫所认为的智慧是无明世界里的智慧,而佛家是要打破无明的智慧,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来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例子。惠能早年丧父,母亲寡居,因家境窘迫,每天都要背着一担柴火到集市上去卖,挣钱养家。因而也从未有上学读书的机会。有一次,惠能在集市上听到有人在诵《金刚经》。他一听,马上就有很大的领悟,认为这部经讲的道理很好。这就是佛学的智慧使然,跟是否识字没关系,明显地区别于世间所说的聪明,智慧。惠能听得入神,于是问诵经人:“你这个佛经这么好,是哪来的呀?”诵经人回答说:“是湖北黄梅县的一个僧人弘忍教我念的”。惠能当下就决定从广东去湖北,走了一个多月在湖北见到了弘忍法师。弘忍法师就把惠能留下和杂役们一起做些粗活。他在寺院里只留了八个月。八个月后师父说谁悟得最深,就把法传给谁。寺院里有许多僧人已经跟着法师学了多年。但是只来了八个月,也没听过课的惠能说的偈子却被师父认可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惠能连这几个字都不会写,这首偈子是委托别人写在墙上的。后来师父就把法传给了惠能,他由此就成为禅宗的下一代祖师。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当他听到师父说的话就立刻有领悟,超过其他人。这就是佛学智慧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跟我们说的聪明,上学考高分没有任何关系。佛学所讲的智慧是每个众生原本就具有的,不是后天教育的。学佛就是把人所具有的但却没有意识到的智慧调动起来。

    唤醒智慧的目的:打破无明

    佛学讲智慧的重要性,然而唤醒智慧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生起智慧,目的是打破无明,走向解脱。佛家认为六道众生是生生世世处于生死轮回当中的。印度人认为这个轮回是充满着苦难的,所以要寻求对苦难的生命轮回的解脱,佛家称之为‘涅槃’。这跟世间的道理,跟儒家的思想是很不一样的。大乘佛学把涅槃的境界叫做佛,小乘佛学把摆脱轮回的境界叫阿罗汉。梵文里的‘佛’就是具有智慧的,觉醒的人的意思。

    佛学修行智慧的方法也与世间法不同,智慧是人原本就具有的,不多也不少,因此不需要增进,只需要发现,需要唤醒。佛学修行讲戒定慧,持戒修定的根本就是为了生起智慧。戒和定就是唤醒智慧的前提。佛法讲,一个人智慧生起的最大障碍是对内在的我的执着。有了我以后,人肯定就是很自私的。佛学讲的修行就是内心对我的执着要越来越淡化。

    这个在佛学里叫做破我执。只有把我执破掉了,智慧才会生起来。大乘修行有六个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布施是其中的一种。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困难都可以称之为修布施。大乘佛学并不反对在家修行,因而许多佛家弟子都是在家人,他们就是在每天的工作当中,日常生活当中去修行。

    崇尚智慧的原因:从根本上摆脱生命的苦

     在讲求实际的现代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奋力前进,很少有人能够闹中取静,追求一方精神的净土,自然也就离真正的智者越来越远。正如于教授所说:“首先人得希望成为智者,才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想成为智者的人在世界上是绝大多数。”佛学的观点是不当智者,你的生活当中就充满了苦难。有没有快乐呢?有,可是快乐转瞬即逝,苦难随后就来。所以在这世界上,苦的感受永远多于乐的感受。寻求当智者的原因就是要从根本上摆脱生命的这些苦。

    问题就在于是很多人在并不觉得苦。即使有人感觉到苦,他所寻求的摆脱苦的方法不对。很多人认为苦是因为没钱,没钱拼命挣钱就可以了,他不认为跟智慧有关系。他不知道的是挣到钱之后,有钱的苦瞬息即至。所以佛学讲人生活当中的苦跟财富、权利、美丑毫无关系。人感觉到苦的根本原因是糊涂,是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追求真实,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失望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就解决不了,这就是佛学崇尚智慧的原因。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为什么觉得痛苦呢?因为心中有欲望,有跟别人比较的欲望。那么如果人如果努力做到降低自己生活的要求,当然能淡化心中的痛苦。颜回做到了,但是多数人做不到。但这并没有真正解决人的痛苦。这就是佛家跟儒家的差别。

    佛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一部分,佛学应该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与理解。教育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启迪每个人的求知欲望。教育要注重思想的多元化,要给受教育者提供理解这个世界的更多的途径。人类的文化传承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各个角落都有着文化传承,所以好的教育就是应该丰富多彩的,应该把不同的文明都呈现出来。因此要坚持多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佛学当然是内容之一,但绝不是只讲佛学。一个人热爱什么样的文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日后会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文明,这是每一个受教育人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这个权力,用某一个人的思想,某一个学派的思想来规范一个民族。

    “世智”与“佛智”的本质区别在于“世智”是入世的、有染的。而“佛智”是出世的、无染的。“世智”是躁动的、有欲的,而“佛智”是清净的、无欲的!

    聪明不是般若智慧,是“世智”。是着于六尘的,是有分别执着的,是有染的、不净的,是在俗世的“贪、嗔、痴”中生出的“小聪明”。佛家讲的智慧是从真如本性中流出来的,是从清净里面生出来的,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才是智慧!

    听得多,看得多,见解就多、分别就多,那是“世俗之智”,是记问之学。很多人很会说、很会分别,死的也能说成活的,强词夺理,那是大障碍,是世智辩聪,不是智慧!把读经讲经当着世间学问一样去研究,也是“世智”,学佛和佛学是两回事。

    用佛学的观点修整和返观自己的心性,时时告诫自己不可落入娑婆污秽的俗智纷诤当中,转识成智,那是真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般若智慧”与“世智辩聪”的根本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rm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