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拆解(029)
R:原文:
我认为人的内心有多重结构,是由多个同心圆分层组成的。从外层说起:
1.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和伦理;
2. 感性——掌管五感或感情等的精神作用;
3. 本能——为了维持肉体的欲望;
4. 灵魂——是围绕在真我之上的现世的经验与孽;
5. 真我——在内心深处,是核心部分。充满真、善、美。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真我”,周围缠绕着“灵魂”,而本能覆盖在“灵魂”外侧。我们就是这样来到人世。
例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肚子一饿就想吃妈妈的乳汁,这就是位于心的最外侧的“本能”在起作用。
而且随着不断成长,在“本能”的外侧形成“感性”,还慢慢具有“知性”。也就是说在人类出生、成长的过程中,内心从里到外逐渐变得多层。相反随着年龄的老去,从外侧起逐渐“剥离”开去。
比如痴呆的进程是,首先知识、理论等推论方面的知性作用减弱,产生出孩子般的感情,不久感情或感性迟钝,本能开始暴露出来,最终本能淡薄,慢慢接近死亡。这里重要的是构成内心的核心部位的“真我”和“灵魂”。
这两者有何区别呢?瑜伽里也说真我,如文字之意,是指组成核心部分的芯,本真的意识。佛教中说的“智慧”,即一旦大彻大悟,就能明白贯穿宇宙的真理,也可以说是佛、神的思想的投影、宇宙意志的表现。
佛教中说,“山川草木悉皆成佛”,亦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佛性,所谓真我,就是佛性本身,就是宇宙中存在的睿智本身,也意味着事物的本质、万物的真理,这些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真我就是佛性,因而也是及其美好的。它充满爱诚实和协调,兼备真、善、美。人类是极其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真我。正因为是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这章的信息量比较大,如同洋葱,一层层剥开,最后的内在即是真我。
有一幅图,用教练方式来解释真我,真我外面包裹着固有信念,固有信念外层是固有情绪,固有情绪的外层是固有行为—形象,复合我的信念的,我认为是对,任何不符合我信念的事情,即是错。
那么怎么样突破这些壳呢?自我披露,表达内心真我感受,获得回应。
稻盛和夫先生描绘的这些真我和灵魂,是基于佛教的解释,崇尚的信念是真善美,相信本质具足,追求的是悟,一旦大彻大悟,就能明白宇宙的真理。
A1:描绘自己的相关经验: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各有说辞,我相信什么,什么就是对的。
观察到身边的人和事,基于自我的一些信念,拉长时间来看,都有印证,基本上没有脱离种子的力量。
因果论是有显化的,反例也是存在的,但思考本质,相信因果做事情有底线,敬畏命运,总得要相信一些什么,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什么都可以用某一理论解释,等于什么都没有解释。
我相信的是,某些信念在某些时候,是有效的,有适用边界和使用范畴,正如同我现在所相信的因果定律,种子的力量,空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缺少才不停追求,追求到了,保持。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有难度,但也简单,做,做自己坚信的事情,持续做,每日精进,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将每天的工作做好,今日的行动是,完成工作三个目标的宣告,并于22点前完成总结,发送给业力伙伴检视。
彭晋辉:真我是什么?《活法》拆解(0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