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23、青少年心理学9-自主

323、青少年心理学9-自主

作者: 梅溪湖肖老师520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0:14 被阅读0次

人们要求青少年在心理上和社会上更自主的同时,他们在经济上却越来越不自主。很多情感独立的年轻人发现只要自己经济上还不独立,就得听从父母的规定,这让他们很沮丧。他们可能会认为自主决策的能力与经济独立毫无关系。

在这些方面他可能都独立,但他可能还得住在家里,因为没钱,他别无他法。父母可能认为只要他还住在家里,他们就该决定晚上他能在外待到多晚,但青少年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没有这个权利。这种分歧可能会在子女和父母间造成问题和混乱,尤其是当父母无法决定青少年的独立程度时。

青少年远离父母,转向同龄人寻求情感支持。

认知变化。自主变化也包括独立决策的能力。

能考虑他人的意见,更成熟地推理,预见其他行为下的未来后果,都能帮助年轻人有效权衡他人观点和建议,然后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青春期的认知变化还未年轻人思考社会、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变化奠定了逻辑基础。

心理学家用三种方式来描述自主。第一是情感自主,这方面涉及个人的亲密关系,尤其是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第二是行为自主,即自主决策并且坚决执行的能力。第三是认知自主-价值自主,包括独立的价值观、观点和信仰。

青春期末期,个体对父母不再像儿童时期那般依赖。1年级略长的青少年在自己难过、焦急或需要帮助朱时,通常不会马上冲向父母。2父母在他们眼里不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3在与家庭的关系之外,他们有着大量的情感能量。事实上,相比父母,他们可能与自己的男女朋友更亲。4年级略长的青少年能将父母看成是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当作父母来看待和沟通。

青春期情感自主:1青少年将父母去理想化程度;2青少年将自己父母视为普通的程度;3青少年依靠自己而不是父母来获得帮助的程度;4青少年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个体化的程度。

青春期早期,父母对青少年行为的了解减少,部分是因为父母不大可能监督自己的孩子,还因为青少年不大可能主动向父母吐露心事。

青少年个性化的发展是受到了他们社会认知发展的刺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自己和人际关系的认知。

青春期情感自主的发展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对自己和父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青春期前,个人经常会接受父母对他们的看法。但随着个体在青春期初期和中期形成了越来越分化的自我概念,他们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观点仅仅是众多观点中的一个。青春期后期,个体会认识到他们的自我概念和父母观点之间的明显区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健康的个性化和积极的心理是由亲近而非疏远的家庭关系培育出来的。

一个有灵活的、不断调整家庭关系的家庭更易于做出改变来促进健康自主。

个体控制自身冲动的能力。

个体决策技巧在青春期间不断提高。

成熟的决策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在教育和职业规划等长期问题上,或涉及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等问题时,青少年主要受到父母的影响。

当他们接近青春期时,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以父母为导向,更多地倾向同龄人,而且同龄人压力会不断增加。在青春期初期,与父母保持一致的趋势仍不断减少,同龄人压力持续加强。

与父母关系不佳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以同龄人为导向,与品行不端的同龄人混在一起,或者在缺乏监督的环境下与同龄人消磨时间,增加不良行为的风险,这也并不令人奇怪。

认知自主的发展包括青少年的信仰、观点和价值观,主要观察青少年对道德、政治和宗教问题是如何看待的。青少年思考这些问题越来越抽象。青春期时,信仰已慢慢扎根于一般原则中。信仰也逐渐融入青少年的价值观中。

随着青少年推理能力和假设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意识形态和哲学问题更感兴趣。

道德发展的研究包括推理-个人是如何思考道德困境的,以及行为-在需要得到判断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做出行动的。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人帮助他人的行为。

在观念道德推理中,人们更注重社会的规则、法规和观念对人们要求。

后观念道德推理

观念道德推理是以社会法则为准绳的,而后观念道德推理则是以更加宽泛的抽象原则为准绳。

并不是所有个体都能达到后观念道德推理阶段。

推理能力更高的个体通常能表现出更强的道德水平。道德推理能力更高的个体做出反社会、作弊行为的可能性更小,也更不容易向他人的压力屈服,同时它们还有更强的包容性,更喜欢参加政治抗议活动,也更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去帮助他人。他们也容易影响身边的朋友做出道德决定。道德推理水平较低的个体则更具有暴力倾向,更容易接受暴力,也更容易对他人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

我们无法要求道德行为能与道德推理保持完全的一致。

当个体意识到更高级别的道德推理会为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他们做出更高级别道德推理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如果父母能鼓励孩子参加家庭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他们的孩子通常会展现出比同龄人更强的亲社会推理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3、青少年心理学9-自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ti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