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场指挥和评价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的影响

现场指挥和评价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的影响

作者: 林仲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2:33 被阅读0次

            现场指挥能多大程度改变青少年场上比赛的局面?

            青少年比赛是为了胜负还是为了让孩子在其中自主学习?

            青少年比赛是不是队员现有技战术水平,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反应?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知多少?情绪和心理活动如何影响着青少年球员的场上表现和未来发展?作为一个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青训家长,也作为一个业余足球运动员,结合所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结合学习国外青训的一些理论和经验,更结合四年多的观察训练和比赛,以及与小运动员和家长的交流,写作此文,与青训教练和家长们分享。

            青少年足球比赛,通过上场队员之间的运控传射,攻防转换,在儿童的现有技术能力和对比赛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儿童的大脑还没有成熟,正经历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一个儿童可以连续颠球1000次,但不可能完成过于复杂的战术配合。了解儿童的大脑发育过程,掌握儿童脑科学知识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教练员,包括家长的必修课。不了解被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一味按照成人的观点去教育要求儿童,犹如盲人摸象,东施效颦。

            0-3.3-6.6-9.9-12每个阶段儿童大脑发育的情况都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对应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三翻六坐九爬,接着孩子开始学习走路,两岁的孩子,正在建立自我,他看到所有的东西都认为是我的。会说12345,但不能指对。六岁上学开始学习10以内加减法,二年级百以内加减法,三年级开始学习四则运算。脑科学研究以前,这是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总结。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这和儿童大脑发育阶段有关。

            对应不同年龄段,足球教练传授给孩子的战术要求,是比对应的算数教学要求简单了,还是复杂了?国外一般14岁以后才开始正规的技战术训练,之前会有简单的位置概念熏陶,更多的是让儿童自己体验,自己决策,在失败中总结。没有一种经验是别人靠传授,自己能体会深刻的。除非你亲身经历。剥夺了经历,哪来深刻体验。我们等不及孩子自己经历,希望靠说教培养人的观点是不符合脑科学的。科学家也要靠实验和反复推算,而不是听讲成就事业的。

            足球运动其实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游戏。用数学的观点看,变量很多,即便七人制的儿童比赛,除掉守门员,场上也有12个变量,12个不停移动的坐标点。如果考虑到每个队员能力和特点的不同,12个点系数还不同。如果列算式应当是求6x-6Y的解。一个球员拿到球后,仅第一脚球传给自己队员,就有6种选择,排除传给己方守门员,有5种选择。假设己方队员能顺利拿到球,继续传给本方队员,就又有5种选择。到第二脚,假设对方没触碰到球,就已经产生了25条传球路线,以此类推,第三脚,第四脚,将是5的三次方125,5的四次方725。如果每次传球被断,那么,从第一脚球传出去就有25种路线。公式变为5的n+1方。由此可见,足球比赛,球的运行线路是非常复杂的,难以预测。在实际的比赛中,由于进攻方以快速向对方半场推进并不失球为目标,所以会减少向本方后场的回传,但实际传给本方前场的球的落点,又远远多于实际队员的坐标点。所以球的运行轨迹更加丰富。对于小队员来说,在瞬息万变中进行跑动和传球,跑动和防守,不仅需要娴熟的控球技术,防守技术,还需要快速的现场运算和决策能力。这些对于一个12岁以前,左脑发育还不完全,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限的少年儿童足球选手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要希望少年儿童足球选手能打出不间断流畅的配合,或者密不透风,层层到位的防守。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比赛是训练水平的反应,不要指望对抗不激烈,对手不强的训练能让队员在场景变换了的环境下能有同样的表现。

              短跑选手,叫喊提高不了成绩。足球运动员叫喊就能踢的更好吗?

            场上决策是孩子现有认知水平,心理状态,技术能力,既往经验决定的。喊就是用成人的大脑取代儿童的大脑做决策。剥夺了孩子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现场看,偶尔提醒,可以纠正一些站位,和战术选择,鼓励,可以帮助状态调整。属于现场指挥。

            但过于频繁,就会干扰队员决策。思维具有连续性,受到干扰就会分散注意力。我们说话,一打岔,有时就忘了说啥了。队员听完场外喊叫,思维重新聚焦到比赛中需要一点时间。

              足球场上,完全相同的场景重现,概率很低,队员间的行为决策具有随机性,喊叫针对的问题很少完全重现,意义很小。

            喊叫一般带有批评和否定的情绪,对队员来说是个打击。想想你过人没过去,正在懊悔,场外喊,你他妈咋回事。队员个人啥感受,下次过人是更自信了还是更犹豫了。队友啥感受,觉着全队更能相互信任了,还是觉着队友无法信任了。对手呢?是更自信了还是不自信了。

          从长期看,喊叫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根本上破坏儿童对足球的热爱。自信是克服困难,主动学习,刻苦训练的心门,兴趣是成长最好的驱动力。足球成才需要10年20年,唯有自信和热爱,快乐的记忆,才能让孩子愿意自己主动坚持学习。喊叫,既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还威胁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对足球的兴趣热爱。

            喊叫的背后,是成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会觉着对孩子失望,夹杂着焦虑,对执教能力的羞愧。这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上课回答问题出错都要被老师批评的文化背景下实在是太能被理解了。

            喊叫的背后其实埋藏着成人自己曾经不被接纳和认可的心酸故事。

            国外的青训为了减少儿童和教练的心理压力,多采用联赛,赛会制淘汰赛压力过大,不适合儿童心理发育特点。澳洲低龄青训,更是只提供比赛机会和裁判,不提供比分。

    中国青训,比赛机会少,一次比赛,两三场小组赛,淘汰了就没机会了。一年参加三次比赛,踢不好,一年只能踢六场到九场球。淡定也是需要心理强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场指挥和评价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s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