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地坛(节选)》:没有了双腿,人生是否已破碎?

《我与地坛(节选)》:没有了双腿,人生是否已破碎?

作者: 六根弦的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16:14 被阅读0次

    文/错夏  写于1月4日


    这两天上网课,给同学们讲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对于史铁生而言,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在年轻时失去了双腿,这不管发生在哪个人身上,无异于晴天霹雳。双腿瘫痪后,史铁生仿佛跌落到一个无比黑暗的世界,然后不断地怒吼不断地挣扎,却很难挣脱出来。他是不幸的,但也不能说完完全全地不幸,因为他还有一个治愈他伤口的所在,那就是地坛,他更有一个治愈他伤痛的人,那便是他的母亲。

    当学生时,曾买过他的《我与地坛》,不过没能耐着性子看完,教材中也只是节选了部分内容——但也够了,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些许感悟和启发吧。

    节选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写史铁生在人生至暗时刻来到离家不远的地坛并在此地流连、思考。地坛历经沧桑已经荒芜,但这并不等于衰败,因为地坛里还有很多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事物,例如一花一草一树木和各种小昆虫。某种程度上,地坛与作者有了命运上的联系,地坛荒芜而不衰败正如作者残疾但并不等于彻底颓废沉沦,尽管他有过暴躁有过怨天尤人有过撕心裂肺的时候。在地坛里,一缕阳光,一片落叶,一只小蜜蜂,这些都可以让他获得些许宁静,然后思考生死,思考人生。

    另外一部分内容主要写他的母亲。在他双腿残废后,不光他痛苦,他的母亲也很痛苦。文章中写了几件关于母亲的小事,比如目送他去地坛、担忧他在地坛里想不开、悄悄跟着他去地坛。只不过作者刚开始被不幸的命运击昏了头脑,只顾着自己的不幸,哪里会想到其他人,等到母亲去世后才渐渐地理解自己的母亲,可为时已晚,心中唯有悔恨和歉意。

    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真挚的,虽然所说之事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却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


    我认为,阅读这本书或者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没有了双腿,是否人生就已破碎?换言之,我们遭到或相同或不同的巨大的不幸时,是否人生就已经是一片灰暗?

    这是一个很残忍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多少人有其自身的不幸,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年幼时便聋哑,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天生跛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年轻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美国总统罗斯福中年时因为患了脊髓灰质炎而导致下肢瘫痪,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两个方面的共性,第一是面临着不同的不幸,第二是即便不幸也没有被击倒,反而鼓起勇气笑对人生,并且意志坚强追求上进,因此留下自己人生的灿烂光辉。史铁生也一样,他的双腿虽然残废了,可却也能留下生命辉煌的足迹,昭告世人他来过这个世界且没有白来过这个世界。

    即便说你是命运的宠儿,没有遭到这样的巨大打击,那也不能说你的人生你的生活一帆风顺,酸甜苦辣咸与喜怒哀乐是生命的日常。那么,沮丧、失落、难过、甚至要抑郁的时候,你能否调节,能否不被黑暗附着,能否抬起头迈开步向前走呢?


    第二,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否懂得是否做得到“且行且珍惜”?

    提出问题但是我不做出回答,因为我本身也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还真的难!不管是同学、朋友,还是亲人,我们很难做到每一次都会关注到他们的感受,尤其是当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时,往往只会想到自己,就像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我们多数时候都是在失去之后才后悔,才懂得应该要珍惜,可是为时已晚。

    讲完这篇课文,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学习了《我与地坛》一课,你有什么感悟或者启发?可以结合史铁生本人经历以及文章内容,也结合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不限字数,重点是要看你的真实感受。可以用手机打字也可以写在纸上,随你,认真对待作业就是最好的方式。


    那么,同学们的看法如何呢?

    且看看——

    【ZGY同学】

    启发:由于作者失去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对如此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作者选择了勇敢地积极地面对,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要学会积极地、好好地把握。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任务,每一项作业,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而不是刻意地去逃避。选择逃避,那么总有一天你会为此付出悔恨的泪水!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与磨难的时候,学会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各个困难,用自己的毅力与正确的态度打开了一扇窗,前方将是一片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世界。

    评语:说得非常好啊!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如果屈服于黑暗,便会被黑暗吞噬;如果勇敢前行于黑暗,便会有看到曙光的机会!

    【YHY同学】

    我与地坛这一课讲述了史铁生在意气风发的年纪双腿废了,他体会到了常人体会不到的痛苦与心酸,还有很多的不方便,但最后他积极地面对他的情况,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

    在母亲去世后,他开始感悟了母亲当时的心情和母爱的伟大,但是在那个时刻已经晚了,因为母亲已经不存在。后面他提起笔写小说,写小说的动力就是为了母亲。因为他想让他的母亲为他感到骄傲。有一次他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地走,看着天空,度过了处处虫鸣的午后,还有鸟儿归巢的傍晚。他一直呆呆坐到地板上,直到黑暗渐渐,出现了月光,他才明白母亲再也不能来园中找到他了。

    对于我们而言,死是逃避不了的,很多事情都是逃避不了的,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按照它的自然规律而生长,不要等到失去最爱的人,才会想到去反思自己才会去想说,为什么当时我没有珍惜他。

    最终他振作了起来,正所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就会给你开上另一扇窗。上帝让他的腿瘸了,但是给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用自己的毅力为他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有很多时候挺多人都做不到,像他一样这么有毅力。他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评语:你的感受写得挺好!是的,我们一方面不能逃避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比如语文作业,另一方面,如果有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也只能以勇气面对,泰戈尔说“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便是这样。还有一点,且行且珍惜——人生路上的友情、师生情、亲情!

    【FXL同学】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这十五年来坚持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感悟的成果。文章中好像流露出一种他活到最狂妄时失去双腿的悲愤与痛苦,但是,这种情感也随着地坛的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又悄然逝去的故事消逝了,流露出更多的则是对人生的感慨,对母爱亲情伟大的赞美,字里行间中流露的朴实无华洋溢出作者心灵最深处的情感。

    评语:读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感悟就是最好的!“人生”,这两个字笔画很少,坎坷和快乐却很多,你要如何去笑对坎坷,捕捉快乐?“母爱”,这两个字写起来也挺容易,可是分量重于泰山,你要如何去珍惜?

    【WYC同学】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宿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评语:很不错,有自己的思考!与其想太多死别,不如多思考今天该怎样去微笑,该怎么做好吃的菜来犒劳自己,该怎么度过今天的每分每秒。珍惜,不要留太多遗憾更重要!

    【FJJ同学】

    学完《我与地坛》,史铁生因为双腿瘫痪,变得暴怒无常,所以他总会去地坛散心,一待就是一天。一年到头,他在这里见到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这使他重振了勇气,成功近在咫尺之际,母亲竟永远闭上了双眼。史铁生的痛苦一生呼吁着我们同时告知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轻言说放弃,要懂得理解和包容并且珍惜眼前人。

    评语:江婕同学的感受可谓是言简意赅!不言弃——我们不能阻止明天阴天下大雨,同样阴天下大雨也不能阻止我们张开双手拥抱即将横挂的虹彩;且珍惜——水中月再美也是虚和幻,眼前人才是金银不可换。

    【LJJ同学】

    学完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让我有着深刻的感悟。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史铁生回忆在地坛的浓浓情感以及作者对梦想的期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虽然是一位双腿残废的人但是他身残志坚,正是这样让我喜欢上了这位优秀的作者,更喜欢他写的文章。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来自《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的独白,这句话正好可以移来概括《我与地坛》中主人公面对困境而发出的思考。两部作品的主人公,一个受到了欺骗,一个遭到巨大的不幸,他们身处的时代、地域和难题有巨大的差异,但当事人那种被逼迫到濒临极限的感受应该是相近相通的。

    每当读到一本喜欢的书,就将书页对着阳光看,还别说,在太阳底下这本书是真的让人感动,让人更觉得好看。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是:你的脸上云淡风轻,可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多紧;你走路带着风,可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可谁也不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无息。

    前行路上,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总能成功的。

    评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哈姆雷特遭到欺骗面对不公的际遇然后心情极度苦闷的时候发出的喊声。而在《我与地坛》中,是作者史铁生在人生最低谷时候做出的深刻思考。生,是天意是缘分;死,是必然是归宿。可在生和死之间有一个也算漫长也算短暂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满是离合和悲欢,我们如何去度过,才能做到留下的遗憾最少呢?难题,不好回答,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探索!


    每个同学的看法、得到的启发或有相同之处或有不同之处,不论如何,阅读、学习一本书、一篇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从中汲取力量,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转变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殊不知,潜移默化中,它们如同春风细雨,丰富了你的人生,丰富了你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地坛(节选)》:没有了双腿,人生是否已破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ut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