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0691dd462511d42b.jpg)
我是一名有两个男宝的妈妈,今年33岁,中专毕业。
自从孩子出生起,我便在家里全职,负责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一晃七年过去。
我没有傲人的学历,也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只是对写作的一腔热爱与执着。
“文学”种子的萌芽
12岁时,我就读初中,爱上了文字。那时钟爱散文,喜欢书中优美的句子。
临近语文考试,联想到其中的作文,我会为此提前三天准备。
我将身边的书本啃了又啃,只为记住其中打动人心的句子,好运用到作文里面。
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写下的作文被老师当众宣读。并用红笔画出了其中突出的句子,以示表扬、认可。
在那一次的考试中,我的作文几乎以满分胜出。这让我有点小小得意,内心对作文便有了几分蠢蠢欲动。
在后来的一次作文竞赛中,我有幸得以获得一个小小名次,一颗“文学”的种子就此在我心里萌芽。
中考的失利,让我拾起了书中的文字
由于我的偏科,除了作文能够挑起我的兴致,其它课程几乎都不能让我为之着迷。
这导致了我中考的失利,后进入了一所中专,进行会计专业的就读。
在学校的日子是枯燥的、乏味的。我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好利用业余时间狂啃书本。
我用为数不多的伙食费,节省下几分,放弃了嘴边的零食,专注于喜爱的书籍。
畅游于书中的海洋,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
阅读的快乐,让我对文字一直心存喜悦。即使现实中不善言谈,却对文字情有独钟。
社会的熏陶,让我忘了自己的文学梦
17岁中专毕业后,我开始参加工作。带着一个少女的懵懂,投身于社会的滚滚洪流。
眼前的一切看着如此繁华,我如身在花丛,面对着身边的一切,迷乱了心眼。
城市的灯火辉煌,让我忘了自己的来时路。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开始漫步于博客之间。
偶尔,写写日记,抒发个人的心绪离愁。
那个曾经被埋藏在心中的“文学”种子,却不知何时被抛向了风中,不见身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2fcd00e65aba6963.jpg)
结婚生子,沉浸于生活的柴米油盐
25岁那年,我遇到了现在的爱人。在他一句“我养你”的诱惑下,我开始了漫长的全职生涯。
我丢下了以往的工作,生活重心开始围绕家人孩子。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如同一地鸡毛。
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书,也没有机会去触摸自己喜爱的文字。
我周旋于生活的柴米油盐及孩子的满目琐碎中,忽略了身边的一切。我的眼里,除了照顾好一家的生活起居,已别无其它。
此时,一切仿佛已离我渐渐远去。
二胎的出生,让我开启朋友圈的随笔
29岁时,经历了一胎时的手忙脚乱,在二胎到来之际,我得以顺利接手。
闲暇之余,我开始在朋友圈里写写随笔,抒发待在家里没有工作的苦闷。
尤记得发出第一条朋友圈时的心情,虽然才简单的八个字“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我却足足酝酿了半个小时左右。
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在朋友圈里开始文字的书写。随后,经历长达三年的历练。由最初的几个字,到十几个字,再到几百个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飞跃。
我借由文字抒发自己,也开始热衷于文字。时而穿梭于文字的海洋,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亲人朋友的激发,让我走上真正的写作之路
32岁时,有朋友看见了我在朋友圈里的文字,给我留言:文笔很好。姑妈看见了我的文字,更是出言鼓励:你将来可以成为作家。
一个“作家”一词,让我惊醒,脑海里不由得重新浮现起年少时曾深埋心中的文学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报名了一个写作班。希望借由写作班的锻炼学习,能够让我走上真正的写作之路。
在写作班,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一周四次的训练节奏,将我逼得几近疯狂。
因为不曾有过长篇大论,也因为写作基础的薄弱,我只有拿出自己加倍的努力,竭尽全力的去完成老师布置的每次作业。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在白天做家务的间隙,在出外行走的路上,我都不断地思索着写作的主题。
我数次在黑夜中爬起,趁着孩子熟睡,静享着夜晚的安宁,打开手机,一字一字的敲打着屏幕,让文字流连于指尖。
强大的写作压力,一次次向我袭来。在一次次的自我怀疑中,我又不停给自己加油打气。
这也许是我唯一一次去触摸梦想的机会。既然打开了写作之门,就要一口气坚持到底,不能轻言放弃。
这股劲儿,一直支撑着我到培训结束。每当我完成一次作业,就感觉自己攀登了一座高山。
虽然山峰很高,却没能阻挡我前行的路。我将此当成了一次自我挑战。每完成一次写作任务,都为自己鼓掌贺彩。
那种在文章完成后的愉悦感蔓延全身,让我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快乐。
在作业得到老师点评的时候,尤其开心满满。在作业被加入精选的时候,尤其成就感十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30bba6e4cfb66aa3.jpg)
写作班结束后,简书进入我的世界
一个月的写作培训很快结束了。虽然才30天的时光,我却为此曾分不清白天与黑夜。
我仔细端详着身边的一切,才仔细确认了当下就是白天。
迷迷糊糊地走过了最艰难的“开山”阶段,在培训期间得以接触了些许的写作技巧。
简书,在这时进入我的世界。有训练营的小伙伴建议,可以在简书进行日更。我才得以知道这个软件的存在。
初来简书,不识大局。只知自己发出去的文章像扔进水里的石子,激不起多大的浪花。
才来一周左右,原本相约日更的伙伴就相继不见了踪影。只有少数几人尚在缓慢前行。
开启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之路
在简书待了不足半个月,我发了几篇在写作班练笔时的旧文,便转身去了今日头条。
听训练营的小伙伴讲,头条上有一个“悟空问答”,只要开通收益,便可以有所收入。
我像一只没有头绪的“苍蝇”,听说可以让我实现“0”收入的增涨,立刻跃跃欲试。
在头条的两个月,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折磨。比起在写作班时的经历,可谓大巫见小巫。
原以为,所有的苦都在写作班时尝遍了。没想到,等待我的只有更多。
很多个日子里,我都为头条里不时推送的问题而头疼。很多个白天里,我都为了一个问题该如何作答而绞尽脑汁。很多个夜晚里,我会为了问答的阅读量而怀疑人生。
在很多个深夜,我会突然爬起,看看自己问答的阅读量,有没过千。没有阅读量,就不可能通过优质验证。没有优质验证,或许就迈不进开通收益的门槛。
为了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创作者,我竭尽所能,搜肠刮肚着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并写遍了自己能够写的“完美”回答。
两个月的历练,并没有如愿让我迎来收益的开通。相反,我得知有些作者回答了近一年都没有开通收益的消息。
我开始垂头丧气,看着眼前虚无缥缈的一切,渐渐陷入了迷茫。坚持?抑或放弃?成了当下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坚持,感觉看不到希望。放弃,或许就前功尽弃。犹豫、徘徊、摇摆。我不停地经受着内心的折磨与考验。
在两个月后的某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在自己被悟空问答折腾得作息颠倒、生活混乱时,我果断舍弃了在头条的创作。
再次走上简书的创作之路
离开头条,我心灰意冷的来到了简书。再次回到这里,心态已截然不同。
曾经觉得在简书写作并不能激起多大水花,如今却觉得这里有如世外桃源。
回想起在头条被“炮轰”的微头条经历,让我觉得此刻的简书如此美好。
我不用担心自己发出去的文字会引来什么“横祸”,也不用忧虑写下的文字会引来什么议论纷纷。
这里,可以让我卸下现实生活中的“伪装”,安静的做着真实的自己。
我开始享受在简书写作的纯净氛围。虽然读者寥寥,可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漫步其中,开始了一个“小白”的探索旅程。
最初的写作是艰难的。离开了写作班的指引,我迷失了方向。我不知手底下的文字该如何输出,也不知写作的方向是什么。
我漫无目的,只知道离开了写作,我已别无爱好。写作,激发了我儿时的梦想。也让我一直酷爱的文字得以与之相拥。
我对文字敏感,却不能主导自己的思想写下流畅的话语。尽管曾读三两书籍,却仍然感觉头脑匮乏,思绪混乱。
离开了真正的实践,一切有如纸上谈兵。看着笔下的文字,连贯起来歪歪扭扭的形态,就只好一遍一遍地去做修改。
一篇四五百字的随笔,可能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从在头脑里捕捉念头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文中的文字看上去显得顺畅,达到自己最能预想的理想效果,才终于发送出去。
本着这样“精益求精”的写作精神,让我在写作路上虽然几多风雨,但手底下的文字却开始随之流畅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29e3522700a717d1.jpg)
得遇【简书专题周刊】第一次上稿
在简书,我有了第一次上稿。那是我拿去投给写作班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在投出去的稿子良久得不到回音的时候,我不想自己的心血被就此沉埋,便将它转发到了简书。
没想到心情失落后的这个举动,却为我迎来了黑暗中的光明。
那时,我还没有摸清简书的投稿规则,文章也一直静悄悄地待在日记本里。几天过后,文章被“有心人士”发现加入了【谈写作】,随后入选周刊。
原来,简书是可以进行投稿的。只要稿件优秀,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得知【谈写作】专题的存在,为我迎来了前行的动力。
我以入选周刊为目标,相继写下多篇【谈写作】类文章,只为再现写作班时的风采。
【简书专题周刊】接二连三喜讯传来
或许,是【谈写作】专题有意扶持新来乍到的作者,我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居然也在【简书专题周刊】激起了层层浪花。
从初次的《写作,非一日之功》上稿,到后来的《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谈写作——耐受得了孤独,就享受得了繁华》、《谈写作——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谈写作——创作你的创作》、《谈写作——你前进的每“一小步”,都将成就日后的“一大步”》,喜讯接二连三传来,晃晕了我的双眼。
读着【简书专题周刊】编委的鉴语,让我心生感慨,喜从心来。那一句句带有温度的话语,那一声声无形的鼓励,让我心头为之一振。
为了继续得到编委的鉴语,我以此为目标,先后写下近50篇谈写作类文章。以每天一篇的速度缓慢前行。
为了完成一篇文章,我常常为此茶饭不思,一心沉醉于文字。为了修改好一篇文章,我不惜花费两个小时去逐字纠错。
在文章面前,我已然化身为一个“侦探”,带着火眼金睛,只希望手下的作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趋向完美。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一篇篇登上周刊的文章,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与肯定。
收到【谈写作牛人堂】的分享邀请
在简书开始真正创作的两个月之际,正值去年国庆节那天,我收到了【谈写作】专题主编徒步独行的邀请,让我去【谈写作牛人堂】分享写作心得。
我一时惊诧住了。曾经,主编在我眼里如此遥不可及。可如今,却近在眼前,让我有点为之恍惚。
我强忍心中激动,按照简信提示加了主编的微信,与主编进行了几句简短的交流。
我每打一个字,我的手都是颤抖的。面对曾经暗自欣赏的作者,我有点心慌,又有点胆怯。
作为一个初来简书写作不久的人,面对着前途的未明,还在忧心忡忡。突然收此“信号”,让我诚惶诚恐。
我既想鼓足勇气去挑战一番,又担心自己不善言辞而砸了【谈写作牛人堂】的场子。
面对几百个写作者的舞台,我既渴望在台上一展风采,内心的自卑又让我心生退却。
我犹豫了,经过短暂的深思熟虑,我向主编传达了我内心的焦虑。言称孩子在旁,无暇分身,实则是自卑作祟。
我随后在写作中也如实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因当下尚未取得骄人的成绩,不足以登台分享,而就此宣告结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d21dbe8639f1c7f1.jpg)
加入周老师写作交流群,团队作战
2019年国庆节前夕,我得遇了我在简书写作路上的第一位明师周卫英老师。
没有他在简书对我文章的指点与鼓励,或许我也不会坚持至今。
每每收到他的评论,总会让我会心一笑。那些话语触碰心扉,疗愈好了我心中的忧愁。
现实生活中,我那么多愁善感,却不愿意轻易表达。我将心事付诸给了文字,迎来了我的第一个“知心”读者。
他会在我发布文章的第一刻,前来阅读我的文章,并及时给予鼓励支持。他的话语,如同“父亲”的谆谆教诲,直入心坎。
11月份,由于他写下的文章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手下慕名前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文友的建议下,他创建了“周老师写作交流群”。
这个群的建立,见证了我们一路上的成长。周老师如同“家长”一般,带着我们这帮尚在写作路上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努力向前。
周老师写作交流群的点点滴滴
在《周老师写作交流群》内,初期主要为周老师负责点评文章,指出成员文中优点与缺点,并提供改进方法。
随后,由学员出动,进行主动点评。在这样“互助互利”的方式中,促进思想的火花,进行思维的碰撞。
在群里能够与文友们共处一堂,终于不用孤军奋战。我的内心不由得踏实了,安定了。
在周老师严厉而又有爱的指挥下,学员们的写作水平日益提升,队伍也日渐壮大,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周老师写作提高班的诞生
三个月后,正值2020年的2月,由于群内一个学员的被动“出走”,而一直流连“家门”之外,我心有不忍,再次创建了一个新群。
初期命名为《简书写作交流群》,只想让被“流放”的小伙伴,召集来与大家一起再续前缘。
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却迎来了《简书写作交流群》的“蜕变”。
在这个新群建立一周的时候,由于我每天做群内日报的宣传,被周老师闻声寻来,将曾经被“驱逐”在家门之外的盛唐气象再次拉回群内。
此时,我由于新群的建立,秉着一颗对群内人员认真负责的心,一心想着将大家往光明的大路上带,而日渐体力不支。
心理上的压力,身体上长时间写作带来的“痛楚”让我的肩膀变得更为酸痛。手指头也因为在手机屏幕上挥舞得过多,而陷入麻木。
我见曾经“离家的孩子”已经回到家中,想到了将群解散。这时,大家纷纷出言阻止。让我留着。
我看着自建群以来一直对周老师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声称除了周老师的写作交流群谁的写作群都不认的向阳花出言阻止,我心软了。
我见到群内很少发言的飔叶在百忙之中也出场挽留,并跟我说:“你经营得挺好的,留着吧。”的话语,我再次陷入了迟疑。
盛唐气象得知我要解散交流群的那刻,更是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我太过冲动。我看着眼前的画面,又次陷入了沉思。
新加入的原写作班同学悠然的出言挽留,更是让我彻底放下了内心不安。思前想后,难舍真情,决定留下。
在与向阳花交流的“唇枪舌剑”之中,我顺势将期许已久的周卫英老师拉入群里。此时,群里一片热闹祥和。
在周老师的提议下,进行群名“换裳”,《周老师写作提高班》就此诞生。由我负责点评文章,带领大家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7890/3e6cd7f148be6517.jpg)
周老师写作提高班的笑与泪
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尚不足以挑起大梁。但周老师有意借此群锤炼于我,我便欣然应战。
在群内,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不仅是针对我的写作水平,更是个人领导能力的见证。
通过与前期写作班同学“款款起舞”的沟通,她说我经过写作班结束后半年的写作锻炼,性格变化太大了。
从前的我敏感、内向、自卑。如今却从容、淡定、且很有亲和力。
听着她这些话语,让我不由得回顾起自己的写作旅程。
这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雨,就带来了多少成长。经受了多少汗泪交加,就带来了多少心灵的转变。
《周老师写作提高班》更是锤炼了我的心性,将我推向了高峰,让我在写作路上走得更为铿锵有力。
我如一个刚进入战场的“将军”,看着手下20名左右的“士兵”,我多么希望能够带领他们一路战绩满满。
即使,我没有拥有高光的人生。但此刻,我却如站在广场中央。头上灯光闪烁,耳边音乐轰鸣,心头似乎开始谱写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我笑了,看着写作群内那些欢乐的话语,感觉如此美妙。仿佛已置身云端。
不论是一件多么微小的小事,在我的眼里都如此灿烂,自带光辉。
我哭了,在每天点评、制作日报、整理群聊又不停写作的日子里,我将自己榨得几乎一滴不剩。
我的心在流泪,身体却依然一往直前。几次凌晨五点睡去,又八九点醒来,去群内查看动向。
我控制不了我的手、我的心,不仅对写作陷入痴狂、疯癫,也因此迎来了写作路上的“井喷”。
时而每天写三四篇,甚至五六篇文章,不论长短。也终于得以突破4000字,而迎来写作路上的“里程碑”。
4000字,这个数字对我来说,曾是天文数字,如今却似乎唾手可得。这是《周老师写作提高班》带给我的“意外”收获。
开启2020年新的写作征程
过去的一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由2019年4月报名写作班,到正式投入写作,感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坎坷与悲喜。
我一路披荆斩棘,在偶尔冒出的几个想放弃的念头里,是我身体里向我发出的“写作信号”,让我又次选择忠实遵从我的初心。
当写作成为习惯,仿佛已深入骨髓。为此欲罢不能。即使在偶尔中断的三两天日更里,依然选择了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文字的书写。
写作,于我是内心的表达,是生命的绽放。是自由飞翔的天空,是自在翱游的大海。
我如同一只“海燕”,尽情搏击于写作的蓝天,开始了写作路上新的征程。
未来,不论路上会遭遇多少泥泞,碰到多少曲折,但愿都能勇往直前,开启写作的新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