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
“弟子”,是后生小子,“出则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长。“谨”,是做事踏实,不乱来,有始有终,谨慎可靠。“信”,是说话诚恳,言出必行。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
“泛爱众而亲仁”,对那寻常的众人,都一体爱之,不会瞧不起谁、憎恶嫌弃谁。而对那有仁德的人,则更加亲厚。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文献,指诗书六艺等等。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
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弃本逐末,学也枉然!
德行,如《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实践,如《大学》所言,格物致知。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再去读书。如果没做到,继续做,别读书耽误时间。
这个体会太深了!以前从未曾直面这层关系,还希望从书中找到生活的道路,为生活的困惑答疑。如今终于明白何为本,何为末。读书该有,但一定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
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我们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就是舍本求末。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2709/24c5409c53f472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