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385天】
比如
没有精力时
不要对文章要求太高
我有拖延症,对,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拖延症。
我发现我的拖延症跟我的情绪有关系。这个发现让我不再笼统地简单地概括自己具有某一个特点,我会说:我因为不喜欢做这件事情,于是产生了拖延的行为,而不是:我有拖延症。
我没有拖延症,我不过是因为情绪产生了抗拒,情绪产生抗拒的原因有这件事情我不喜欢,我不想做,我觉得困难,我觉得……
很正常,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而我们时时都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早上想睡懒觉,作斗争,要起来工作(学习);嘴馋想吃美食,作斗争,要减肥,要减糖。
不过就是一个斗争过程,却视作绝症,动不动就拖延症晚癌,过于夸张了。
情绪的信号远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身体的抗拒就是情绪的延申,只不过很多时候都被理性压制了而已。
比如此时此刻,我的身体告诉我,我需要去睡觉,我的精神却很亢奋,刚刚做完听课笔记,还在想要怎样做作业,大脑也在不停地运转。
可是有时候,明明需要做的事情,硬是提不起劲来,哪怕非常努力,费尽力气,事倍功半,毫无进展。
不由得相信这句话:很多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努力是一种姿态,它未必能获得预期的收获,只不过是因为实在没办法拖动自己而不得不去做的行为——真正的成就,往往都在轻松自在中达成。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兴致勃勃,思路清晰,仿佛得到眷顾,想要的什么都能够达成,而且毫不费力。
事情也就越来越顺利,自己心情愉悦,一切都很顺利,而且越是享受,就越是顺利。
反过来,这件事情内心很抗拒时,身体也会相应地容易疲惫,精疲力竭,做什么都顺,感觉到很多的阻碍,遇到很多困难,光是应付这些就耗光力气,思维也更加混乱,心力也耗尽,对自己产生很大的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满,不自信,别人也同样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勉强交付了结果,惨不忍睹。
一方面,我们要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强调情绪带来的干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觉察,出现这些情绪时,自己要如何去调整心态,如何调动心力,或是拒绝,或是求助。
总之,不要让自己在倍受干扰时去思考和做事,宁愿放下来,也不要在一片混乱中开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