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了佛学被皇帝打压,周易里面叫亢龙有悔,佛教尊称法难:人出生就是受苦的,在受苦的过程中,我们享受者短暂的开心和获得,当这个消失之后又是苦难,伴随终身。而中国的官无时无刻不和儒家类似,但是似乎又有明显不同,同者,在中国社会,社会人情,都有儒家的影子,不同者儒家有时候却不被喜欢。
中国最大的宗教当属佛教,道教和儒家基本不属于宗教,只属于道德层面,此为梁漱溟老先生说法,此先生20岁在被蔡元培先生请到北大讲解印度佛学,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下,号称中国近代最后一位“儒家”,兹摘录《人心与人生》第十六章有关宗教的观点:宗教之为物,饥不可以为食,渴不可以为饮,夏不祛暑,冬不御寒,对于此身生活问题不见有任何用场。然它从远古发生在人群社会间,势位崇高,虽经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之批判思潮,现代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反对运动,竟尔根深蒂固,既不见消亡,且时复肆其活动,是何故耶?是即人生非若动物之囿止于身体存活而已,更有其超乎身体、主宰乎身体的精神一面,必精神安稳乃得遂顺地生活下之故耳。宗教虽于身体不解饥渴,但它却为精神时多时少解些饥渴。
上文是定义,那么如何判断呢,也在此章有论断,举例如下:
甲、宗教在人的理智方面恒有其反智倾向即倾向神秘超绝,总要在超知识、反知识之处建立其根据:
乙、宗教在人的情感意志方面恒起着慰安勖勉作用,俾人们感情动摇、意志颓丧者,重自振作生活下去。如所云安心立命者是。
根据上述观点,佛教就是在人们有很多困惑,科学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产生,让人有一种归属和依赖感,这就是宗教,举个例子:一个人被家庭打击,不明白生活为何这么苦,在知识的范围能解释吗?为什么我出生不在帝王将相家庭,而要受这么大的罪孽,佛就这个时候乘虚而入,人啊,本来就是要受苦的,六道轮回,以后会有你幸福的,知识层面怎么解释人为什么受苦?而儒家讲究的是遇到问题你要想办法解决(这里不是想说明佛教不教人解决问题)佛教更倾向于让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苦?当一个人备受打击,确实找一个宗教来慰藉是心理安慰,继而追随这种宗教。儒家更强调怎么办,但是还是办不好,所以佛教有时候是比儒家更能吸引人的。
道德:道就是理,德就是天之德,天下的道理,公认的一个鉴定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法律则是道德的最低要求,一个人偷窃,违背了道德,人就不能干这么缺德的事情,所以用法律来约束人的一个基本活动层面。
周易长达七百年的沉浸后(没有太多新的观点),佛教在从秦朝传入我国,一直到东汉后期才有建树,此处所谓佛教主要以禅宗一支为主,到了魏晋之后老黄玄学之风风起,而后佛教借势披上宗教外壳在中国传道,前面的三武一宗灭佛,它若不兴起,必不会被灭,禅宗从达摩开始,一直到六祖慧能,禅宗这一支总算立下了,最广为人所熟知的当时这首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郎朗上口,但是怎么理解,先看看他师兄的这句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时我们就很清晰这句话的意思:身体能比作菩提树吗?心能看作明镜吗?内心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有尘埃?不信?你把眼睛闭着,问问自己的内心,然后在真开眼睛看看,内心都是黑的,什么都没有,当外界的事物由眼睛进入到人体之后,人们在根据约定规定这个叫花,那个叫树,另外的叫山才有我看到的花、树、山,我内心本来就没有这么些东西,都是心随着眼睛的感官,哦原来是这个,原来是那个。六祖慧能开悟之端,大师最厉害的主要是没啥知识,就开悟了!见到自性,自性是什么样子?「本自清净」,自性从来没有染污过。第二个现象,它「本不生灭」,换句话说,它没有波动现象,波动就是生灭现象,它没有,它是清净的,它是平等的,没有波动现象。第三个「本自具足」,他怎么看见的!第四个「本无动摇」,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阿赖耶是动的,真心不动。我们不动是真心,我们动了是妄心,真心「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都是真心所现所生。
佛教自此被中国更多文人雅士所推崇,既然有崇拜的,肯定就有反对的,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佛教,而是想谈谈佛教对于周易的影响,既然说到佛教在中国传播,还有很多都是梵文,你想想都是谁去翻译,肯定是有文化的人,所以文化人肯定就要去比较,去提炼,最后到了宋代就发展成为程朱理学,而宋元明易学的特色便是将易道落在心性存养上,以前作为推占世运或者教人做人,到后来的明“心”见性,这不得不说有佛教的影子在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