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香漫步心理
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 Rumi呀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2:07 被阅读63次

   

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我终于有看文学作品的心境了!

      在悠悠然地捧着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时,我的脑袋里有了这样的惊喜。从踏上阅读之路起,因为在养育孩子上、在关于自我上有太多的困惑,一直闷头扎在社科书里不能自拔,这背后有很深很深的焦虑,这些焦虑隔在我和不能直接给予答案的文学作品之间,让我每每刚翻开一两页就又放下。当然,我也感激这份焦虑,让我汲取了很多的育儿以及自我成长的知识,让我第一时间满足了内在的需要,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像一个口渴至极的人本能地寻找水源并一饮而尽。在我慢慢地蓄满自己的爱之杯后,我的焦虑向后退了,平和宁静开始经常站在前方,让我有能力去阅读文学作品了,让我有能力看到家人的好包容彼此之间的差异,也让我有能力卸下盔甲露出柔软的一面开始跟先生撒娇了,……感激这一路走来的自己。

      看完《孩子,你慢慢来》、《学飞的盟盟》等和孩子相关的文学作品,发现自己的文风也随着有点变化,像似给老学究身上加了些许轻松诙谐。阅读的作用真的很奇妙,想起三毛的那段话:读过的书,哪怕不记得了,却依然存在着,在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在精神的深远。我这一次体会到了在谈吐中。就让我在文学中多泡一会吧,泡去一些生硬,露出些许圆融。

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在《孩子,你慢慢来》里,有一段话,让同是二胎妈的我,深受触动:“飞飞出世,我开始了解什么叫命运。从同一个子宫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安安吸吮时穷凶极“饿”,飞飞却慢条斯理。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他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带领着小的。而飞飞,既然从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既然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便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他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使他更轻松、快乐、随意、简单。这就是命运。”目前妹妹11个月,和哥哥最大的区别就是妹妹太好带了,一出生的第一个夜晚就惊艳了我和先生。我们被哥哥新生儿期整个晚上1-1.5小时起床一次折腾着过来,还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所以那晚我们被和妹妹初见的兴奋所包围,一边聊天一边等待享用妹妹如哥哥一样的折磨大法出现,结果不知不觉都凌晨一两点了,妹妹还在熟睡中。我们俩惊喜地相视而笑。那一晚,妹妹只醒了一次起来吃奶。

      在养育妹妹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想哥哥真的是实验品啊。出生的序位决定了他前几年的成长环境有太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爸爸妈妈刚结婚就有了他,他的成长过程也是新家庭系统的磨合过程,也是爸爸妈妈的在心理上断奶的成长过程。而头几年的孩子又是全感官学习的,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环境中的所有事物,想必他也吸收到了这外在环境中紧张、焦虑、冲突的情绪基调了吧。而妹妹,在爸爸妈妈关系最和谐的时候出生了,又是另外一种成长环境另一种情绪氛围。你们的不同是必然的,爸爸妈妈能做的,是爱你如你们所是。

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在书的结尾,有一篇长子华安在十九岁时写的跋——《放手》。他跟龙应台说:“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我原以为这段写在扉页上的文字是龙应台的,但最后才发现是孩子写给妈妈的,深受触动。胡因梦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是父母爱孩子是为了跟孩子分离。曾奇峰老师也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孩子在心理层面把父母抛弃得越彻底,就越健康,而这需要父母亲有强大的自我功能,能够在孩子抛弃我们之前就有能力抛弃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我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这个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你慢慢来——读《孩子,你慢慢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exkftx.html